22.古文二则学习目标1、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并能复述两个小故事。2、能根据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3、在阅读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学法指导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能大致翻译课文,能复述两个小故事,能根据课文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形象,在阅读中加入自己的体验,从而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自主学习1.文学常识(1)《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实。司马光,字,北宋家、家。(2)有关人物:孙权,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字仲谋;鲁肃,三国时吴国名将、政治家,字子敬。吕蒙,三国时吴国名将,字子命。祖逖,东晋名将,字士雅。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即更刮目相看祖逖主簿同寝蹴琨非恶声骁健铠仗2.解释下列加点字(1)蒙辞以军中多务。(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3)中夜闻鸡鸣,蹴琨觉。(4)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义(1)博士古义:今义:(2)望风古义:古义:4.翻译下列句子(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3)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4)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合作探究第一课时探究一:阅读课文,感知内容1.《孙权劝学》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照例子填空。孙权劝学——吕蒙()学——鲁肃()学2.孙权劝吕蒙学习,为什么?(原文回答:。)吕蒙学有所成了没有,从哪里看出?(原文回答:。)这属于描写。3.吕蒙为何能从当初的“吴下阿蒙”变得让人“刮目相看”的?4.你如何评价文中的孙权、吕蒙和鲁肃?探究二:拓展延伸,提高认识你从《孙权劝学》这个故事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呢?第二课时探究一:阅读课文,感知内容1.《祖逖北伐》主要写了祖逖年轻时的几件事?反应了他怎样的品格?2.你从祖逖身上学到了什么?探究二:拓展延伸,提高认识祖逖是一位少年英雄,除他之外,你还知道我国历史上哪些少年英雄呢?我的收获1.读完《古文二则》这二则故事,你从中积累了几个成语?1.你从吕蒙和祖逖身上汲取了哪些成长所需的精神营养?22.古文二则自主学习1.(1)编年体君实政治史学(2)gēngtìbùqǐncùèxiāokǎi2.(1)事务(2)广泛浏览群书,不作深入探究(3)醒(4)统帅3.(1)古代研究经学的最高官职名称学位的最高一级(2)听到消息为正在进行秘密活动的人观察周围动静4.(1)你现在身当要职掌握重权,不可不进一步去学习。(2)你如今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过去的东吴吕蒙可相比的了!(3)大王您确实能够派遣将领率兵出师,使像我一样的人统领军队来光复中原。(4)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复成功,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合作探究第一课时探究一1.就赞2.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侧面描写3.听从孙权劝告,努力学习。4.孙权:善于劝说,爱惜人才。吕蒙:虚心接受批评建议,知错能改。鲁肃:博学多才,敬重人才。探究二1.开卷有益,活到老,学到老(可以多角度,言之成理即可。)第二课时探究一1.闻鸡起舞,自觉磨炼自己;大胆进言,上书分析天下形势;自组义军,立誓北伐。少有大志,忧国忧民2.胸怀大志,勤学苦练,精忠报国探究二1.夏完淳,霍去病我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