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政治诱降下,国民党开始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不断掀起反共浪潮,后来发展成皖南事变。四大家族的黑暗统治。重点:皖南事变和四大家族的黑暗统治难点:国民党为什么消极抗战、积极反共教学方法:历史结构式教学法教学过程: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方针的变化引起国民党内部的分化和政策的变化。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当了汉奸,成为不耻于人类的败类;蒋介石也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一、国民党继续抗战和败退日本帝国主义对国民政府实行诱降政策以后,蒋介石集团一面与日本秘密谈判,进行投降活动;一面把主要兵力放在大西北和大西南,消极抗战。为迫使国民政府早日投降,日本帝国主义又对国民党统治区发动了几次进攻。1939年,日军进攻南昌,国民政府组织抵抗,双方在南昌周围展开争夺,日军使用毒气作战。中国军队损失惨重,被迫退守浙赣线,南昌失陷。1940年,日军以重兵进攻枣宜区,以威胁重庆。在这次战役中,宜昌等地失守,抗日名将张自忠为国捐躯。二、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42年初,日军由泰国进攻缅甸。为了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中国政府应英国政府的请求,派遣远征军到缅甸,同日军作战。1945年,在英美军队的配合下,中国远征军击败侵缅日军。三、皖南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蒋介石集团并没有完全放弃反共方针。在日本帝国主义政治诱降下,随着敌后抗日根据地和人民抗日武装力量的发展,他们反共反人民的倾向日益增长,不断掀起反共浪潮。1940年秋,蒋介石强令黄河以南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撤到黄河以北,企图趁机围歼。中国共产党一面揭露蒋介石的阴谋,一面为了顾全抗日大局,同意将皖南的新四军调到长江以北。1941年1月,皖南新四军9000多人从安徽泾县云岭出发准备渡江北上。行至茂林地区,遭到埋伏在那里的8万多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和袭击。新四军战士大部分壮烈牺牲。军长叶挺被扣留,副军长项英被叛徒杀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皖南事变发生后,蒋介石竟宣布新四军为“叛军”,下令取消新四军番号,又派国民党军队进攻江北的新四军。中国共产党坚决回击国民党的反共进攻,宣布重建新四军军部,任命陈毅为代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新四军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全国人民的一致声讨,使蒋介石集团在政治上陷于孤立。反共浪潮被击退。四、国民党的黑暗统治抗日战争时期,四大家族大发国难财,官僚资本迅速膨胀。他们利用用中控制的中央、中国、交通、农民四大银行,无限制地发行法币,独占全国金融业,获取暴利。国统区物价暴涨。民族工商业遭到官僚资本排挤和剥夺,奄奄一息。同时,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大地主、大买办,还大量兼并土地,残酷剥削人民。国民党在政治上坚持一党专政和法西斯统治,蒋介石成为中国的大独裁者。四大家族还实行特务统治,大肆逮捕和虐杀共产党员、爱国人士和进步青年。国民党统治区人民完全没有民主和自由,过着人人自危,暗无天日的生活。小结: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在日本帝国主义的诱降下,国民党开始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中国共产党一面要抗击大部分侵华日军的进攻,还要把击国民党的反共浪潮。作业:书后习题。课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