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辱的岁月》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4-3列举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明它(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突出作用。6-4综合多种因素,说出中华文明在世界近代化的大潮下逐渐落伍的原因。二、教学分析教材选取两个重大事件与两个条约的签订作为重点描述的对象:一是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二是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本课介绍了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前因和后果,通过这些重大历史事件,粗线条地勾勒近代资本主义列强侵华的历史,揭示了中国一步一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历程,诠释工业文明给中国带来的强烈冲击。通过一系列环环相扣的事件,学生可以了解近代中国遭受侵略的史实,正确认识这段历史。依据本课的内容、结构安排以及八年级学生理性思维尚在形成中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在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等方面的能力,大胆放手让学生去主动学习,引导他们把握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脉络,领悟历史的抉择,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近代史上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通过一系列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分析和理解近代一系列战争及战后条约带给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看清殖民主义的侵略本质,揭露清政府的腐败无能;2.过程与方法:通过一定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合作精神、沟通能力以及竞争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树立努力学习,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远大理想。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列强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及不平等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屈辱和灾难。难点:中华民族不断的遭受屈辱的原因和学生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理解。五、教学准备PPT教学课件、视频、习题,学生课前搜集列强侵华战争相关资料。六、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展示中国在经济、科技、国际地位等方面领先的图片、文字资料以及国庆60周年阅兵式简短视频。提问:这些能说明什么问题?学生回答之后总结:现在的中国很强大!可以说,我们中国在很多领域都把很多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远远抛在身后。可是,曾几何时,我们的国家却是另外一番景象,泱泱大国任人宰割却毫无还手之力。2.师生互动。(1)美丽的罪恶-鸦片的危害展示罂粟花美丽绽放的图片,启发学生是不是美丽的事物总会给人带来美好呢?展示鸦片毒害中国国民的图片并配以文字说明,同时补充英国走私到中国的鸦片数量、中国因为鸦片而流失白银的数量统计数据,让学生归纳总结出鸦片的大量输入对中国的严重危害。(2)烟消云未散-虎门销烟及鸦片战争的原因承接上文提到的鸦片带来的危害,清政府顺理成章地进行禁烟运动。指出虎门销烟的场景是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第一幅巨型浮雕,揭开近代史上中国人民抵御外侮的篇章。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世界大背景,想象一下当时是否会“烟消云散”呢?为什么?指出虎门销烟成为英国发动对华战争的借口,展示相关背景资料,进一步启发学生,虎门销烟是不是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呢?(3)风云突变-近代中国经历的战争浩劫从鸦片战争起,中国开始了百年的屈辱岁月。之后又经历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战争浩劫,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课前分成的八个小组按照要求分工合作,结合教材及课前搜集的材料填写活动表格,五分钟以后每个小组的发言人到前面来展示小组活动的成果,时间要限制在两分钟之内,未完成的小组要扣分。之后各小组按要求汇报,其他小组纠错。同时教师补充重点解读及火烧圆明园视频。(4)铭记历史-回顾屈辱的岁月通过刚才的小组活动,大家共同学习了中国近代史上那段屈辱的岁月。为完成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总结中国是如何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北京条约》──加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大大加深半殖民地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5)想一想-感悟升华引导学生回忆学习历史的目的,进而要求学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