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工作报告一、建立健全民族宗教工作机制一是成立调整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2月17日,市委常委会决定恢复调整xx市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副书记任组长,分管副市长、统战部长任副组长,市委组织部等26个相关部门的分管领导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市民宗局。5月15日,领导小组召开了第一次成员会议,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部署了全年的工作。xx区、xx县等也相继成立由统战部长任组长,公安、城管、民宗等部门参与的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市区建立完善了联席会议制度。至此,我市已初步形成领导重视、部门联席、上下联动的民族宗教工作机制。二是努力提升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的政治和社会地位。今年是各级人大、政协换届之年,我市各级统战、民宗工作部门积极考察、主动协调,推荐优秀少数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作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候选人。在新一届人大、政协中,有县级少数民族、宗教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61人,市级人大代表中有少数民族代表8人,宗教界代表1人,市级政协委员中有少数民族委员16人,宗教界委员5人,为历届之最。重视关心少数民族干部和宗教界代表人士的培养,配合市委统战部举办了一期全市统战代表人士培训班,推选了少数民族和宗教界党外人士参加了学习和锻炼。三是召开了株洲建市以来第一次民族宗教维稳工作暨民族关系分析会。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夕,市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召开了全市民族宗教维稳工作暨民族关系分析会,市委统战部部长、市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王建平主持会议。市委宣传部、市委政法委、市委统战部、市公安局、市国安局、市城管局及各县市区政法、统战、公安、城管、民宗等部门负责人共50余人参加。会议交流了各部门协调民族关系、处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矛盾纠纷的成功经验,全面分析了株洲民族关系的基本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部署了党的十八大会议期间的维稳工作,并对今后一段时间促进民族关系和谐发展提出了指导性意见。第1页共6页二、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1、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一是丰富示范点内涵。一年来,我们不断创新和丰富示范点的工作和活动,不断寻找和摸索示范点的特色和管理模式。制定出示范点考评办法,实行末位淘汰。根据各示范点的特点开展各项活动,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湖南工业大学举行了以“中华情·民族爱”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等活动,龙渣瑶族乡把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同时,注重示范点的横向联系和交流,达到了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二是发挥联谊会作用。面对新形势下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不断增多,情感难以沟通,党的民族政策宣传不到位,就业就学困难,协调处置涉及少数民族矛盾纠纷不及时等问题,联谊会专门成立了政策咨询、助学就业、扶贫帮困和维稳协调四个工作组,有力地维护了我市社会和谐稳定。三是营造和谐氛围。利用《民族论坛》、株洲日报、电视台等媒体大篇幅报道了《民族和睦促株洲和谐发展》、《少数民族商人当起城管志愿者》等十余篇新闻稿件,有效地扩大了我市民族工作的影响力,推动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2、积极推进民族乡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一是重点开发龙渣“百户瑶寨”项目。该项目已列为市政协的重点督办提案,成为我市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完成了《龙渣瑶族乡旅游总体开发规划》和《龙渣百户瑶寨规划设计方案》,土地预审、测评、可研报告及计划均已到位,多方筹集资金100余万元。9月28日举行了百户瑶寨启动仪式,拟用三年时间,逐步把瑶乡打造成为全省知名的民族特色村寨、文化交流平台、旅游产业基地。二是参加全国畲族服饰大赛。专门安排设计师到炎陵十都镇洋歧畲族村进行采风,设计出3套具有浓郁少数民族特色又有现代感的参赛作品,得到了省民委领导的肯定,并代表XX省参加了20XX首届中国(浙江)畲族服饰设计大赛。三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我局启动了龙渣瑶族乡建乡30周年乡庆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筹措项目资金100万元,龙渣瑶族乡1000亩有机茶叶种植、洋岐畲族村6000亩笋竹林开发、龙潭瑶族村生态科技园3个发展项目资金也全部到位。第2页共6页3、着力探索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模式。一是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