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改革开放课型:新授课教具多媒体和黑板课时安排1课时上课班级八(5)、(6)教材分析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揭开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85年城市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1992年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同时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情分析本节课理论性依然很强,学生难以理解。需要依托较多的直观材料帮助学生构建抽象的理论。课标要求1.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2.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3.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学习目标1.通过自学知道:我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2.识记农村改革采取家庭联产承包制,城市改革重点是对国有企业的改革3.说出对外开放的格局教学重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处理方法:通过多媒体辅以文字、图片资料,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受到广大农民的广泛欢迎。教学难点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处理方法: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通过图片展示深圳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渔村变成今天的现代化城市,成为今天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活目标板书课题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二、学习新知,探究规律1.自学指导:自学指导(时间8分钟)P42-P45先独立自学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①.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是在何时?②.改革从哪开始?哪个村实行何形式、作用?③.中央指导农村实行何政策?影响2.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的格局?P44示意图)经济特区(建立时间、哪几个、“窗口”、增设)沿海开放城市(哪14个、哪个地方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沿海经济开放区:哪几个内地3.国有企业的改革:城市改革的时间、重点、改革内容、何会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改革前夕的农村“人民公社”体制存在着什么样的弊端?(政社合一,吃大锅饭,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不高。)2.党和人民怎样解决这个弊端?A.先是群众自发行动起来: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B.接着是党中央积极指导:肯定了群众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做法,在全国逐步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然后随着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迅速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教师指出:农村的经济改革,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及时总结农民的创造,因势利导,加以推动,是党指导社会改革的一个成功范例。当时随着对内改革的成功,对外开放的格局也逐步形成了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1.按P44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在课本上圈出相关地名A.沿海经济开放区5个:先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后增海南。B.沿海开放城市14个:北海、湛江、广州、福州、温州、宁波、上海、南通、连云港、青岛、烟台、大连、天津、秦皇岛。C.经济开放区4个:珠江三角洲、厦漳泉三角区、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D.内地“一批”:边境省区也设立了一批开放城市。2.组织学生“接龙”练习: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层次顺序怎么样?(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教师讲解:我国的对外开放扩大了对外贸易,吸收了许多外资,引进了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方法,有力地加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3.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比较:新时期的对外开放和近代前期的对外开放有什么不同?A.背景不同:近代前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前已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B.国家行使主权情况不同:近代前期的反动政府仰人鼻息,国家主无法独立;现在的人民政府完全掌握着国家主权,已经赢得独立自主。C.内容不同:近代前期的对外开放实际上是被列强逼迫出来的,虽然有自救自强的内容,但是更重要的是便利列强进入并控制中国市场。现在的对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