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湖南省安仁县宜溪学校七年级生物上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教学案 新人教版VIP免费

湖南省安仁县宜溪学校七年级生物上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教学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1/2
湖南省安仁县宜溪学校七年级生物上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教学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2/2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教学目标①通过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清楚地认识到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以及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都有关系。②设计并完成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探究实验。③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重点和难点重点: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难点:怎样设计科学的探究方案。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试管,烧杯,酒精灯,小刀,碘液,滴管,消毒棉絮,镊子,清水,石棉网,三脚架,温度计。学生:准备新鲜馒头。课时分配1课时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及过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创设情景细嚼馒头,说说自己尝出了什么味道?为什么会尝出甜味?并加以思考。让学生咀嚼馒头,然后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复习探究的一般过程根据自己的设计和教师所举的例证,分析归纳出探究的一般过程。举例指导并帮助学生归纳探究的一般过程。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①准备实验(切馒头块,取唾液,试管编号)活动一:组间讨论、交流确定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方案。活动二:取新鲜的馒头分别切成大小相同的A、B、C、D、E5小块,将A、B两块分别用刀细细切碎、搅匀(模拟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C、D、E块不做任何。活动三:在口腔内取唾液(用凉开水将口漱净,伸出舌头,口略开,舌头抵下门齿,嘴放在烧杯)。活动四:取5支洁净试管,分别编上⑴、⑵、⑶(4)(5)号。帮助学生确定科学的探究方案。与学生共同讨论怎样切碎馒头及唾液的提取,并注意安全和卫生。指导学生把试管贴上标签以免混淆。②对比实验方案一:将A馒头碎屑放入⑴号试管中,注入2毫升唾液并进行充分搅拌。将B馒头碎屑放入⑵号试管中,注入2毫升清水并进行充分搅拌。将(1)、(2)号试管一起放入37℃左右的温水引导学生正确使用酒精灯。每个组至少做三份相同的实验以减少偶然性。启发学生分析方案中的对比实验。引导学生为什么要把试管放中,5-10分钟后取出,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观察颜色变化。方案二:将C馒头碎屑放入⑶号试管中,注入2毫升唾液,不进行搅拌。将D馒头碎屑放入(4)试管中,注入2毫升唾液,并进行搅拌,将(3)、(4)号试管一起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观察颜色变化。方案三:将E馒头碎屑放入(5)号试管中,注入2毫升清水,并不进行充分搅拌,将这(5)号试管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滴加2滴碘液,摇匀。并与(3)号试管作颜色比较。入37℃左右的温水中,5-10分钟?教师巡回指导、答疑。③观察现象⑴号试管内的液体遇碘液不变蓝。⑵、⑶、(4)(5)号试管内的液体遇碘变蓝。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的现象,并做好记录。④分析现象,讨论交流各小组分析所得现象,讨论结论并验证结论的准确性,全班交流观察到的现象,然后各组间交流并谈谈实验后的感想。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现象?鼓励、肯定学生的回答并作补充。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湖南省安仁县宜溪学校七年级生物上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教学案 新人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雨丝书吧+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乐于和他人分享知识,从事历史教学,热爱教育,高度负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