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教学目标知识能力1.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与古代印度文明2.金字塔;汉漠拉比法典;种姓制度。3.结合公元前15世纪埃及帝国的实质,汉漠拉比法典的内容,印度种姓制度和佛教教义,培养学生辩证地看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过程方法以讲述法为主,辅以课堂讨论情感价值观1.通过对古代埃及国家的学习,使学生全面认识到金字塔既是埃及国王奴役劳动人民的历史见证,更是埃及劳动人民用智慧和力量创造的世界一大奇迹,培养科学探究精神与创造能力。2.通过新月地带的古国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两河流域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源地。认识到汉漠拉比法典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奴隶制专政的实质。教学重点金字塔汉漠拉比法典希伯来国家重印度种姓制度教学难点1.埃及奴隶制军事帝国的兴衰2.汉漠拉比法典的实质印度的种姓制度教学方法以讲述法为主,辅以课堂讨论教学用具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四大文明古国有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和中国。翻开四个文明古国的历史,只有中国的历史没有中断,源远流长。【讲授新课】一.金字塔的国度——古代埃及1.埃及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孕育了古代埃及的文明。2.奴隶制国家的出现和初步统一公元前3500年左右,古埃及陆续出现了40多个奴隶制小国。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建立了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奴隶制国家。3.埃及国王的巨型陵墓——金字塔1)金字塔:埃及人称金字塔为“庇里穆斯”(“高”之意)。从四面望去,它都是上小下大的等腰三角形,很像中文的“金”宇,所以,人们就很形象地叫它“金字塔”。2)金字塔散布在尼罗河下游,约80多座。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国王胡夫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是法国埃菲尔铁塔修建前世界上最高的建筑。金字塔全是用石块砌成的。比大金字塔仅低3米的第二大金字塔是胡夫的儿子哈佛拉的金字塔。塔旁还有一尊巨大的石雕——狮身人面像。希腊人称“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至今已有4500年的历史。3)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所灭。(相当于中国的春秋时期)古埃及的历史结束了。古埃及从开始统一到灭亡,经历了约2500年。后来埃及又被罗马统治达600年。公元640年左右,阿拉伯人进入埃及建立阿拉伯国家,古代埃及人渐渐同阿拉伯人融合。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1.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两条河并行奔流,自西北向东南注入波斯湾,在两河间是肥沃的平原,即两河流域。它是人类文明的又一摇篮。古希腊人称“美索不达米亚”,意思是两河间的土地。两河流域向西到地中海,这一狭长的弧形地带,像一弯新月,所以人们称这一带为“新月地带”或“新月沃地”。这里先后住过苏美尔人、阿卡德人、希伯来人和腓尼基人。。2.两河流域南部早期奴隶制国家(约公元前3500年)3.古巴比伦王国有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空中花园。地理位置在今天的伊朗、伊拉克。4.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又称“石柱法”。实质是维护奴隶制专政的实质。现存的世界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三.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古代印度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它北面是雄伟的喜马拉雅山,东面有一条河流是恒河,西部一条河流就是印度河。1.古代印度早期奴隶制小国:公元前2500年2.雅利安人入侵一支来自中亚高原的白种人部落,自称雅利安人。征服了当地居民,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3.印度的种姓制度1)种姓制度:以印度为主的南亚各国印度教居民中存在的一种彼此严格区分的社会等级或集团制度。梵语为瓦尔纳,意为色、种、质。中国古代的汉译佛经或旅印高僧的著作中,称为种姓或族姓。依葡萄牙语音译为卡斯塔,世界上则多用卡斯特一词。现在已逐渐废除。但在一些民族中依然存在。2.古代种姓制度1)种姓制度的产生印度-雅利安人侵入印度的七河流域后,为了把自己较白的肤色同土著居民较黑的肤色区别开来,开始使用瓦尔纳一词。在雅利安人占领的地区便出现了雅利安瓦尔纳与达萨瓦尔纳。随着雅利安人的社会分化,从事祭祀的僧侣和以部落首领为首的武士集团逐渐同雅利安一般人民大众脱离开来,而成为两个特权等级。一般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