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九年级化学《探究氧气的制取》教学设计知识目标:1、掌握氧气实验室制取的反应原理。2、通过实验探究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能力目标:1、学会利用高锰酸钾制备氧气的方法、操作步骤等2、学会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和操作。3、学会收集氧气的方法和操作4、通过实验,学会描述实验现象和填写实验报告。情感目标:通过氧气的制取实验,初步领会实验室气体制备的基本思路,进一步认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教材地位:本节课是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实际加以整合的一节探究实验课。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是初三学生学习了元素、化合物知识后的第一种物质,因此在初三化学学习中有着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学情分析:学生已在理论上学习了化学的基本操作,自主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对能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探究十分期盼和兴趣。但由于是第一次进入实验室实验,会因为紧张或操作不当出现一些问题。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学生活动提出问题。1、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方法有哪些?2、发生装置、收集方法如何选择?学生自学、思考、回答新课1、书写化学反应式2、讲评并引入发生装置类型、收集方法的选择学生思考,上讲台书写新课确定本课探究课题利用高锰酸钾制备氧气1、根据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流程、提醒操作要学生实验、讨论。点、注意事项等。2、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收集2瓶氧气,备用。3、完成实验报告,讨论问题。教师巡堂,随时指导、处理问题。实验完毕1、点评学生实验失败之处、表扬优秀。2、完成讨论题,练习。3、布置整理实验仪器、实验台整洁。实验用KMnO4制取氧气一、实验目的1、练习实验室用KMnO4制取氧气的方法,学习用排水法收集气体。2、通过实验,加深对氧气性质的认识。二、实验用品药品: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原理(化学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过程记录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或解释1、制备氧气观察高锰酸钾的颜色和状态。高锰酸钾是______色的________.(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把导管的一端____________,再用两手握住_______。导管口有_____________产生.装置__________(填“漏气”或“不漏气”)(2)往试管里装高锰酸钾,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为①以防止加热时____________什么?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组装实验装置,固定在铁架台,试管口略______倾斜(为什么?②),准备好集气瓶。②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点燃酒精灯,给试管预热,然后对高锰酸钾所在的部位加热(5)收集气体,在水面下盖好玻璃片,将集气瓶移出水面,____放在桌上导管口开始有______放出,当________冒出,才开始收集(为什么?③)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实验结束,先____________________,再___________(顺序是否可调换?原因④)。④以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