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的人文环境课题第二节亚洲的人文环境课时总2课时主备人第2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重点难点1、亚洲多样的地域文化2、地域文化差异的自然条件和民族风俗。3、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的原因。教具课件学法教法讨论法、读图分析法比较法板书设计第二节亚洲的人文环境1.多样的地域文化2.经济发展差异教学过程时间环节知识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置情景导入新课[多媒体]景观图P13图6.17学生观察5秒钟后遮蔽并多次重复提问:看到了什么?[小结]人、帐篷、骆驼;人穿长袍、帐篷在沙漠上、骆驼是单峰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多样的地域文化[阅读]材料“亚洲的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提问]有哪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回答]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河流域)地区。[提问]这三个地区在地理位置上有什么共同之处?[读图]分析三地区气温、降水、地形和土壤,进而说明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都位于北半球温带的南部、亚热带和热带的北部,也就是既没有过于寒冷的地区,也没有过于炎热的地区;从降水来看,既没有极度干旱的沙漠地区,也没有极度湿润的雨林地区;从地形来看都位于大江大河的冲积平原上,而且土壤肥沃。阅读材料“三大类产业的划分”[教师]以日本为例,教给学生如何解读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三大类产业构成图[学生]完成P16活动2经济落后的国家以第一产业为主,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渐较少。现在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大多数第一产展示交流经济发展差异[显示]1998年亚洲五国国内生产总值三类产业构成(%)[讨论]观察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与三类产业比例之间的关系怎样?业的比重很小,第三产业的比重最大。目前我国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进第二产业,重视第一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努力发展经济。巩固提升让学生做同步做题交流答案自主构建课堂小结二、多样的地域文化三、经济发展差异回顾学习内容、梳理知识点教后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