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四中七年级地理《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说课稿2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非常感谢学校为我提供这样一个难得的学习和提升的机会,希望各位老师多多指教。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下面我从四个方面来汇报我是如何分析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的。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一、教材分析(说教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是:《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是初中地理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北京和港澳,具备一定的分析省级区域特征的基础,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在初中地理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培养爱国热情的重要素材。2、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2)过程方法: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情感态度:通过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3: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本课中“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是重点,“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是本课的难点,其理论依据是在这一课中重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关注和热爱祖国的领土,在大量的师生互动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对台湾复杂的位置和范围形成具体认识,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二:教学策略(说教法):(一)教学手段: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我在教学过程中拟计划进行如下操作:1:“读(看)——议——讲”结合法2:图表分析法3:读图讨论法4:教学过程中坚持启发式教学的原则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兼顾地理知识的学习,应着重采用启发式和自学指导式的教学方法。即: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当堂演练,达到理解巩固的教学目的。(二)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即“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根据初二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自学指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基础上,在教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地理教学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法、地理课堂讨论法,引导学生根据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及收集到的地理信息(感性材料)来理解课文中的理论知识。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的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地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学以致用,落实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的基本理念。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学习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使所学的内容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在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学习目的。教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三:学情分析:(说学法)1、学生特点分析: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初中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