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重心的南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①使学生了解自唐朝中晚期到五代、宋朝南方经济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②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于南宋之时。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启发学生认识当时农业、手工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居于世界领先的地位,这些成就对我国古代文明和世界文明的发展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教学重点南方商业的繁荣教学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教学方法老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提问:北宋与南宋的历史特点与哪两个朝代相似?(西晋和东晋)过渡讲解:这四个朝代都是汉族政权,具有多个政权并立、民族相互融合等共同特征,也具有经济重心从北方向南方转移的历史特点。二、南方农业的发展:学生阅读“导入框”以及课文内容,根据教师的提问回答:1、那时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是什么?(战乱少,中原人南迁带来技术和劳力,自然条件变化,引进新品种占城稻等)2、那时南方农业发展的概况怎样?(从越南引进的新品种——占城稻;重要的粮仓——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宋朝产量最多的粮食——水稻;有了新发展的其它农作物——棉花、茶树)3、根据57页“动脑筋”:《耕获图》中有牛耕、插秧、踩翻车引水灌溉、收获、扬场、入仓等劳动景象。三、南方手工业的兴旺:学生阅读课文内容,根据教师的提问回答:1、那时南方手工业中,哪三种行业很兴旺?(纺织、制瓷、造船)2、它们各自最重要的产地在哪里?(丝织——蜀地和江浙、棉织——海南岛和东南沿海;制瓷——浙江哥窑和江西景德镇;造船——广州和泉州等)3、根据57页“动脑筋”:这种船的水密舱结构,具有较强的抗风浪能力,再加上装有指南针,可供远洋航行。四、南方商业的繁荣:学生阅读58页课文内容,根据教师的提问回答:1、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是哪一座?(临安)2、宋朝时,有哪两个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泉州、广州)3、当时政府在商港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叫什么?(市舶司)4、根据58页“动脑筋”:宋朝允许商人参加科举考试,说明了什么历史趋势?(宋朝商业活动的发展已占据当时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地位,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官府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政治上歧视商人的政策。)5、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何时何地?(北宋初期,四川)6、根据59页“动脑筋”:A.为什么要发明纸币?(当时商业繁荣,必须使得商品的交换更加方便)B.纸币有什么优点?(它比金属货币轻便,可在大范围内使用,有利于商品的流通)C.今天的货币又有什么新发展?(制作更加考究,外观精美,有防伪技术,发行和管理更加科学,不容易假造,信用度较高,使用范围可扩大到全世界)五、巩固小结:1、完成59页“练一练”:南宋最大的商都市是(B)。(B——临安)2、到了哪个朝代,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完全转移到南方来了?(南宋)3、60页“活动与探究”:A.第一种观点看到了南方经济发展对整个社会经济进步带来的积极影响,但忽视了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所造成的破坏。B.第一种观点看到了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所造成的破坏,但否定了南方经济发展对整个社会经济进步带来的积极影响。C.两种观点各有合理之处,但也都过于片面。只有结合历史事实对南方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实事求是地总结其利弊,才能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六、课后作业:预习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板书设计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一、南方农业的发展水稻棉花茶树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1、丝织业棉织业2、制瓷业的辉煌3、造船业的发达一、南方的商业的繁荣1、商业都市——开封、临安2、繁荣的海外贸易3、最早的纸币——交子教学后记对经济重心南移原因的分析,一定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让学生作对比分析,找到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