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变名师教案北师大版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九年义务教育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现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材处理、教学目标五、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手段、教学流程来说明。一、教材分析1848年革命失败后,欧洲暂时陷入了革命低潮,俄国的封建势力甚尘上。19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俄国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然而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上的发展。为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加快发展的步伐,资产阶级进行了斗争,农奴也起来反抗农奴主的压迫和剥削。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沙皇决定进行变革。课文共分为三个子目,“帆船与汽船的较量”介绍了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自上而下解放农奴”介绍了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对它的评价。“近代化的沉重步伐”介绍了农奴制改革对俄国所起的积极作用和存在的弊端。三目标题之间其实是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的关系。二、学情分析本届学生我是从初二下学期带上来的,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比较了解,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不高,但是对问题的认识有自己的见解,对历史语言的理解力较强,能够配合教师的思路,课堂授课的效果较好,班额较小比较容易驾驭课堂教学,便于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关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学习任务的目标达成,资源提供,学习方法,评价落实,真正为学生而全面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真正实现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涅曾提出一个“为学习而设计教学”的主张。三、教材处理【帆船与汽船的较量】这一目介绍了俄国1861年改革的原因。鉴于学生对世界史的知识了解不多、本目的内容以教师的讲授为主。1、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劳动力、原材料根本无法解决,农奴制制已经成为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18~19世纪,俄国无论在经济上或政治上都大大落后于西方先进的国家。2、克里木战争的失败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矛盾。起义频繁,农奴制真面临着灭顶之灾。【自上而下解放农奴】这一目主要介绍了1851年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朗读这部分内容,教师对这部分内容略加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在理解改革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再与学生一起讨论这场改革的实质。这部分是本课的重点内容,教师一定要通过讲解、解释、分析,让学生了解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近代化的沉重步伐】这一目介绍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作用及存在的问题。对改革的历史作用,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中的结论,明确其对俄国的近代化起了重要的作用。并针对其局限性进行讲解说明。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知道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了解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读书、查阅资料的能力。认识农奴制对俄国社会的影响,提高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编写课本剧、表演课本剧,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以及表演的能力。通过学生探究活动,回答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历史,正确认识历史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切身的体会,感悟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它可能会给社会带来阵痛,但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它将使国家变得更为和谐有力。通过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对比,认识到在当今世界形势下,改革开放才是强国之路。五、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农奴制改革的影响。俄国自上而下和平变革方式是由国际和国内的实际情况所决定的,这种自上而下的改革是俄国唯一可以选择的道路。对改革的评价应当用一分为二的辨证唯物主义来充分认识它。六、教法、学法、教学手段从分利用学案,并以此为载体,运用县教研室“步步高”教学模式,紧扣《课标》根据初三学生的特点结合课本内容可以运用谈话法、讲解法、讲述法、分组讨论、编排历史剧等教学法等形式再现历史场景,让学生理解历史,认识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七、教学流程导入新课:导入语:可以用课文前言的导入语。也可以如下设计: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在西欧、北美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