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教学目标:(一)借助地图,说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领土组成特点(跨东西半球、亚欧两洲)和首都(莫斯科)。(二)根据地图和资料,归纳俄罗斯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和各地区气候差异的形成原因及特点。(三)运用统计资料,联系俄罗斯自然条件特点,说明该国开发西伯利亚的情况。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掌握俄罗斯的位置、以及几个重要城市的位置(2)通过读图和资料,分析俄罗斯地形和气候特征,进而分析这些自然条件对巴西河流、农业以及城市分布的影响(3)通过分析俄罗斯人口数据、人口构成和人口分布图,了解俄罗斯人口概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收集资料,说明俄罗斯民族方面的概况。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共分6个小标题。“面积最大的国家”、“平原广大”、“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丰富的资源”、“改革中的经济”、“西伯利亚的开发”,分别介绍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面积、地形特点、气候特点、资源特点、经济特点和区域开发方面的情况。本节教材第一个标题为国家概况的介绍;第二、三、四个标题内容分别叙述和说明俄罗斯自然地理特征的三个重要方面:“平原广大”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为理解俄罗斯农产品和主要农业区分布提供了条件,“丰富的资源”为理解俄罗斯的经济特点和开发西伯利亚作了说明;第五、六个标题内容阐述俄罗斯人文地理特征,可以从中了解俄罗斯的工业、农业城市、港口分布特点及亚洲西伯利亚的开发情况。本节教材的编排结构是:本节教材图表系统提供3幅地图:①图3-22,说明俄罗斯周围海洋,亚洲与欧洲部分比较,地形区分布及特点,河流与城市。②图3-24,说明俄罗斯地势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东高西低、平原广大”是其地形主要特征。③图3-26,说明俄罗斯主要矿种及产地,特别是石油、黄金、煤、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丰富,本图淡化了矿产地的识记,强调矿产种类及其与工业基地分布的关系。2幅景观图:一为反映宗教和建筑特色的大教堂,一为贝加尔湖及湖畔的亚寒带针叶林景观。2张统计表:①上扬斯克和莫斯科气候资料分别表明俄罗斯东部西伯利亚受北极地区寒冷气流影响,是北半球的寒极之一,降水较少;而西部东欧平原受大西洋影响,气候较温凉,降水较均匀,是温和的大陆性气候。②俄罗斯亚洲与欧洲部分地区差异对比则要求学生通过对比掌握其差异性,也暗示了开发西伯利亚的必要性。补充阅读材料提供了俄罗斯民族方面的概况,为学生收集此方面的资料作了示例。本节教材还说明了俄罗斯几个方面的世界之最:①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②俄罗斯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大的国家;③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世界上淡水量最多的湖泊;4.俄罗斯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教学过程:新课导人:出示图115“亚洲和欧洲的国家”,让学生找出地跨亚、欧两洲的国家,从中引出俄罗斯;关于“面积最大的国家”部分,可考虑以下方案和步骤:世界上有一个国家,她的面积是中国的1.8倍,比七大洲中的南极洲、欧洲、大洋洲还大,这个国家就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并可同时出示下列投影片关于“平原广大”部分,可考虑以下步骤:1.读图3-22,找出四大地形区的分布位置:①东欧平原,②西西伯利亚平原,③中西伯利亚高原,④东西伯利亚山地。2.找出上述四大地形区的大致分界线:⑤乌拉尔山、乌拉尔河,⑥叶尼塞河,⑦勒拿河。3.叶尼塞河以西均为平原,以东为高原山地,平原面积占俄罗斯领土的70%。归纳得出地形特点:平原广大。4.读图3-24,对照高程表,很容易看出其地势特点:东高西低。关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部分,可考虑如下方案和步骤:1.分析俄罗斯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大影响气候的因素可知:俄罗斯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明显,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温凉。2.分析俄罗斯东、西距离的长度,了解东部和西部气候存在的差异。3.分析上扬斯克和莫斯科的气候资料,验证东部和西部气候差异的具体特征。关于“丰富的资源”部分,可参照下列步骤进行教学:1.指明俄罗斯淡水资源丰富,河川径流总量居世界第2位,而后由学生讨论得出淡水资源丰富的原因。教师可从气候特点、河流分布等方面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