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宋代社会的风貌。过程与方法感受宋代社会生活,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己的整理和写作,彰显学生个性,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等情感体验。教学重点了解宋代社会的风貌。教学难点①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出现的原因。②理解瓦子的含义。教学方法以一堂作文课的形式来展开本课的学习。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发兴趣:师:今天,我们上一节作文课。生:(惊讶……)师:写作的一般过程是怎样的?生:搜集素材—构思写作—修改完成师:那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些材料:多媒体播放《清明上河图》的配乐朗读,滚动展示《清明上河图》画卷。学生极认真的看、听、欣赏。师:听着优雅的乐曲和抑扬顿挫的朗诵,看着精美的画卷,你有怎样的感受?生:(仿佛回到了宋朝,感受到汴京街头那热闹的场面。)生:(感到自己就站在“虹桥”上,走在汴梁的大街上)。二、感知课文,构思作文:师:那好,今天,就让我们回到宋朝,感受那时人们的生活。下面,我们详细地了解宋代人在生活上的细节,为你的写作找到更多的素材。生:阅读课文相关内容(优雅的音乐轻起)。师:刚才通过听、看、读,我们已经充分地领略了宋代人的生活景象,积累了足够的素材,现在我们该怎么做?生:(写出来!)师:好,那大家就构思写作。我们今天的作文,要注意下面几点。(出示写作要求)1.我是一个宋朝人,进行了一次游玩;2.我看到了宋朝人服饰、饮食、房屋、交通及娱乐和节日的特点;3.题目自拟。学生开始构思、讨论、写作。教师针对“缠足”等概念,进行灵活指导。三、展示作品,享受成功:师:经过搜集材料和构思写作,已经完成了作文,接下来就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请大家欣赏、评价。谁先来?生:教师随机地选取几位同学朗读作品并评价。生:《瓦舍见闻录》……走进瓦子,说书的、卖艺的、杂耍的,无所不有。我最喜欢蹴鞠表演。只见他们穿着绣罗的宽大衣衫,系着锦带,进行表演。他们用头、肩、背、胸、膝、腿、脚等部位踢,而且球不离身,其技艺之高超,令人瞠目结舌。听说还有“球终日不坠”之说。……生:这篇文章详细地描述了宋代瓦子的热闹场面,中间穿插了宋代人服饰、饮食的描写,语言很精彩,还体现了他对足球的爱好。生:《皇都游记》……早就听说京城小吃繁多,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有东坡肉、包子、宋嫂鱼羹、百味馄饨、茶、甜豆汤、木瓜汁等,各色小吃多达二百余种,但以羊肉、鱼肉为主……生:文章通过游记的形式,连贯地描写了宋代人生活中吃穿住行的特点,尤其是吃的部分描写非常详细,听得我直流口水。生:《元旦》……临近年关,店里的货物五光十色,琳琅满目。有浙江哥窑的冰裂纹瓷器、颜真卿的真迹,还有不知名的洋玩意儿……生:春节在宋代叫做“元旦”,文章对元旦之前人们准备过年的繁忙景象做了详细的描写。生:文章没有写到宋代人“吃”和“穿”的特点。师:大家还要看到,这篇文章运用了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里面有关手工业发展和对外贸易方面的内容。生:《汴河风光》……许多年轻的女子穿着轻而薄的衫裙,颜色最美的是如石榴花色的红裙。也有许多穿青裙的农家女,偶有穿狭身短袖短衣的农民……生:《游“虹桥”》……我穿上江浙绣鸟石榴丝绸袍,头扎蜀地丝巾,脚蹬薄底快靴,手把折扇,向‘虹桥’而去……”生:《清明的汴郊》……四、巩固小结师:同学们的作品都非常成功,让我们再次用掌声对同学们的卓越表现表示鼓励。通过这些写作,我们深入地了解了宋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相信大家对本课的内容已经完全掌握了。五、布置作业完成《导·学·练》这一课的相关题目。板书设计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衣食住行玩教学后记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中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以往的历史教学太注重老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面对以前教材中没有的新内容,需要教师创造性的开展教学活动,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实现学生、学科、教师的共同发展。这是每个历史老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唯有如此,才能推动历史教学的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