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课型:新授教学模式:五环节自主学习型教具:多媒体(历史挂图、示意图、视频等)教学目标:1、掌握卢沟桥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掌握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了解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摒弃前嫌,一致对外,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2、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展示自我的能力;培养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学会收集、调查、整理、甄别、取舍资料的方法,培养动手和创新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信心。3、通过学习卢沟桥事变中爱国将领何军民英勇抗战的事迹,激发爱国情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认识到日本对华战争是一场残酷的侵略战争。认识军国主义的本质及危害,树立为人类和平、民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精神。教学流程:预习展示:1、展示:卢沟桥的地理位置?2、卢沟桥始建于什么年代?3、卢沟桥的结构特点?4、守土卢沟桥的中国军队是什样的军队?5、是谁有意挑拨卢沟桥事变?说明: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根据多媒体展示的问题阅读课文,并展示自己的预习所得,这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感悟导入:师:(多媒体展示卢沟桥图片)同学们知道这座桥的名称吗?生:卢沟桥。师:很好,同学们的课外知识很丰富。卢沟桥横跨在北京西南郊外永定河上,(展示卢沟晓月图)每当太阳未出,月亮未落之时,卢沟桥形成一幅月色迷离的画面,因此美其名曰“卢沟晓月”,它是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数百年来它一直吸引着游人。但是,1937年7月7日晚,日本侵略者的枪声打破了卢沟桥的宁静,大家知道是什么事件吗?生:卢沟桥事变。师:卢沟桥唤醒了一个民族,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人民从此进入八年抗战阶段。让我们怀着对当年抗日将士的敬意和对日本侵华的愤慨,开始今天的学习。合作探究:一、看——血染卢沟桥1.卢沟桥事变师:首先请同学们观看一段有关卢沟桥事变的电影片段,请同学们注意卢沟桥事变的时间、地点和发动者。(课件播放《卢沟桥事变》片段)生:(看电影)师:相信同学们对卢沟桥事变都有了一定的认识,请同学们一起告诉老师卢沟桥事变的时间?地点?生:1937年7月7日,北平西南的卢沟桥。师:那么,日军为什么要进攻卢沟桥?这个问题对同学们来说可能有一点难度,请同学们阅读课文71-72页小字部分的内容找出答案。生:(阅读课文,讨论问题)说明:课件展示“卢沟桥事变形势示意图”师:七七事变前北平周围的形势怎样?生:日军势力从东、南、北三面包围了北平,形势十分危急。师:卢沟桥的地理位置怎样?生:卢沟桥背靠宛平城,扼平汉铁路,成为北平通往南方等地的惟一通道,是军事上的必争之地。师:导致“卢沟桥事变”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生:日本军队诡称有一个士兵失踪,要求对宛平城进行搜查,遭到北平当局的拒绝,。正当双方代表会商之际,日军向城中开枪开炮,并开枪打死我守桥士兵,中国守军奋起还击。师:你能讲一讲卢沟桥事变的大概经过吗?说明:再次展示课件“卢沟桥事变形势示意图”,让学生上台讲述卢沟桥事变的大概经过,展示自己口才。师:同学们课前都有预习,并查阅了有关资料,有几位同学主动要为同学们表演当时的一个历史情景。说明:由几位男生上台表演卢沟桥事变时的一个历史情景。师:你们从刚才录像资料和台上同学的表演中看出日军和中国守军各自的态度如何?生:日军是多么的骄横跋扈,蛮不讲理;中国守军大义凛然,义正辞严,临危不惧,誓死捍卫国家主权。说明:课件展示“中国守军在卢沟桥上奋起抵抗”、“驻守宛平县城的中国军队出城抗击日军侵略行动”图。师:面对日军的侵略,驻卢沟桥的中国军队第二十九军英勇抗战,其中副军长佟麟阁、师长赵登禹都英勇牺牲了(展示两人图片并介绍),他们是中国抗日战争以来最早牺牲的高级将领。下面老师设计了一个小剧本,请三、四个男生扮演副军长佟麟阁、师长赵登禹和其他第二十九军将士,重演佟麟阁激励将士,佟麟阁、赵登禹壮烈殉国的情景。生:学生表演。师:同学们的表演很精彩,使我仿佛置身于中国军队顽强抵抗日本侵略者的画面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