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心【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写法2、能联系生活理解主题,能体会父母亲对儿女的深情【重点难点】1、重点:情节的曲折性。2、难点:作品流露出的淡淡的哀怨。【学习过程】一、导入1、作者简介川端康成,日本现、当代小说家。出生在大阪。主要作品有《伊豆的舞女》、《雪国》、《古都》等。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已有多部作品在中国翻译出版。2、导语“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柯罗里)“母亲的心是儿女的教室。”(比彻)你了解自己的父母吗?父母的心你明白吗?今天川端康成将为我们展示这样一对父母的故事。引入《父母的心》一文。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学生讨论、交流。1、默读、朗读结合,了解大意,扫清字词障碍。2、快速默读课文,请概括叙述本文大意。3、精读课文,回答:本文一共写了几次换孩子过程,每次理由是什么?分别在什么时间,财主夫人有什么态度变化?这对夫妇当时各是什么表情?4、你认为他要孩子、换孩子理由充分吗?如果是你,会同意吗?5、既然要孩子,为什么当初要把孩子给出去?既然给出去,那么为什么结果又把孩子都要回来?三、自学过程:1、自己读书,在书中找出答案。2、小组交流,合作写出答案。3、全班交流,明确答案,理解主题。四、合作探究课文如果一开头就写贫穷父母一个孩子也不送,是否更能表现父母爱子之心?现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生讨论交流,明确:不能。因为父母总是这自己的孩子着想的,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过上好日子。当有人开出优越的条件时,贫穷父母是不能不为自己的孩子着想的。如果一开始就加以拒绝,就显得不真实,不自然,也不能充分表达父母爱子之心。现在这样写的好处是:符合生活的真实;能把贫穷父母曲折复杂的内心活动表现出来;惟其如此,才能使作品产生艺术感染力,打动读者的心。五、语言训练仔细体味课文中所写的“当爹妈的心”,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用一两句话写出“那位父亲”和他的妻子的心理。1、财主夫人要求送一个孩子给她时?2、送走长子时?3、用次子换回长子时?4、用女儿换回次子时?5、要回女儿时?六、老师总结同学们写得非常有真情实感。都把对父母的爱纷纷诉诸于笔端。最后让我们共同祝愿文中的主人公因为有父母的浓浓爱心,相信他们一定会克服生活中的困难,健康幸福地生活着。同时也衷心祝愿我们每位师生的家庭和睦,亲情芬芳。请欣赏歌曲《让爱住我家》七、作业布置根据文末,发挥想象,补写一个结尾,他们一家六口将会过着怎样的生活。父母的心·当堂检测1.“数”字有三个读音:A.shǔB.shùC.shuò,下面的成语中加粗的“数”应读什么音?在括号内写上序号。(1)数不胜数()(2)如数奉还()(3)数典忘祖()(4)数见不鲜()(5)数米而炊()(6)数一数二()2.给加粗词注音并解释这个词。(1)无精打采()________(2)衣衫褴褛()________3.改正下列句中的错别字。(1)那位父亲咀上虽然这么说,但脸上的表情却十分犹豫。()(2)财主人一听是女孩,有些不高兴,但是看见那位妈妈失混落魄的样子,除了答应也没别的办法了。()(3)老实说,我虽然没有孩子,但你们当爹妈的心我完全理解,而且也羡幕你们。()4.有些同学往往用一字开花(也称滚雪球)的方法来积累词语。请用课文中“如数奉还”的“如”开花,看看你能写出多少个含“如”的成语或四字短语。(不少于10个)5.在下面句子的括号里,填进恰当的关联词,并说说这些关联词的表达作用。昨晚上仔细地想了又想,大儿子嘛,()()怎么穷吧,也是我们家的接班人哪。()(),把老大给别人按次序也不对,()()可能,我们想用老二换下老大。6.根据下面的语境,完成题目。一位有钱的太太虽然年过四十,但还没有孩子。她看见一位四十岁上下的男人,衣衫褴褛,带着三个孩子,日子很艰难。这位高贵的夫人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位贫穷的父亲和他的孩子们。她唤过一名女佣,低声吩咐了一番后,女佣便来到那位父亲的跟前说:“________________”(1)高贵的夫人是怎样吩咐女佣的?请想像一下,把夫人吩咐的话写出来。(2)女佣将怎样对那位父亲说,请你设计一下至少有几种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