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胶南市隐珠街道办事处中学八年级生物《各种环境中的生物》学案【复习目标】1、说明鱼类等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概述鱼类运动和呼吸的主要特征2、阐明蚯蚓和家兔等陆地生活的动物在运动、呼吸等方面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概述环节动物、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3、阐明鸟等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概述鸟类、节肢动物和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学习重点】重点考查各种动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注重“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实验【学习过程】一、独立试航1、根据动物体内是否有可将其分为动物和动物两大类。2、蚯蚓生活在富含的土壤中,通过和的配合使身体蠕动,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构成,属于动物,靠呼吸。3、昆虫的身体由很多构成,分头、胸、腹三部分,体表由支持和保护作用的,属于动物4、鸟类特征:5家兔特征:二合作探讨: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1)写出鱼鳍的名称:[1][2][3][4][5][6](2)实验时某同学选取两条相同的鲫鱼甲和乙,放入同一鱼缸中,操作步骤之一是用纱布只捆扎甲的胸鳍,其他鳍呈自然状态,请问:①该步骤探究的是鳍的作用,变量。②实验中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是。③将鲫鱼尾鳍捆扎固定后,鱼前进没有方向性,说明尾鳍的作用是。④实验中,不作任何处理的鱼起什么作用?三、知识梳理:陆生动物适应其生存环境的形态结构有哪些?爬行动物具有角质的或,昆虫具有;具有支持躯体运动的,如;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呼吸器官,如和;鸟类、哺乳类体温,其余动物均为;具有发达的和。四、达标测评:1、健康的瞪羚能灵敏的感知猎豹的到来并及时逃脱,下列哪项不是与之相适应的特点?()A神经遍布全身B全身被毛C四肢发达D大脑发达2、下列关于动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鲫鱼在游泳时,靠尾部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B鸟类动物和哺乳动物都起源于古代爬行动物C脊椎动物的生殖方式多种多样,既有卵生的又有胎生的D蝗虫有防止水分散失的外骨骼,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气囊3、下列叙述中,与家兔草食性特点无关的是()。A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B具有发达的盲肠C用肺呼吸,体温恒定D、肠腺、胰腺等消化腺发达4、能说明鲸是哺乳动物的有力证据是()。A心脏四腔B完全用肺呼吸C体内有膈D体表光滑,四肢退化5、水域环境遭到破坏的原因是()A工厂污水的排放B生活污染物的排放C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D包括以上三项6、大雨过后,大量蚯蚓钻出地面,这是因为()。A土中温度低B地面食物多C土中没有食物D土中水多,氧缺少7、下列不是植食性动物的特征的是()。A臼齿发达B爪很锐利C消化管长D盲肠粗大8、下列动物用鳃呼吸的是()①蝗虫②河蚌③蚯蚓④沼虾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9、不是鱼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是()。A体表有黏液减少水中的阻力B用鳍游泳,用鳃呼吸C侧线能感知水流的方向D有肝胰脏10、与防止体内水分散失无关的是()。A蛇的体表有鳞B龟的体表有坚硬的甲C昆虫的体表有外骨骼D狮子的体表有毛11、下列动物中,体温恒定的一组是()。A青蛙、蜥蜴B家鸽、鲫鱼C娃娃鱼、啄木鸟D蝙蝠、鸵鸟12、大多数的昆虫都有翅,翅存在的意义是()。①有利于昆虫的觅食、避敌②有利于昆虫的繁衍生殖③扩大昆虫的生存空间④有利于保护和支持昆虫的内部器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3、下列于鸟类的体温恒定无关的是()。A呼吸旺盛产热多B心跳快,动、静血不混合,输氧能力强C无膀胱D羽毛有保温作用,气囊有散热降温作用14、某小组在探究“蚯蚓的运动”中,作出的假设是:蚯蚓在玻璃板上比在糙纸上运动速度更快,可是实验结果却相反。对此该小组应()。A放弃自己的实验结果B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作出假设C适当修改实验结果以保持与原有的假设一致D不管实验结果,直接根据假设得出结论。15、青蛙皮肤裸露而湿润的意义是()。A青蛙体表无覆盖物、失水较多B在水中或陆地都没有足够的食物C身体散热快,不能长时间留在水中D青蛙的呼吸依赖肺和皮肤两种器官16、“金蝉脱壳”的壳是()A皮肤B甲壳C鳞片D外骨骼17、有位同学为了减少蚯蚓在地面爬行时的阻力,为了便于观察其爬行时的速度,特意给蚯蚓体表涂了一层凡士林油,你认为蚯蚓将会()。A运动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