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型:新授课教具多媒体和黑板课时安排一课时上课班级八(5)、(6)教材分析教材通过开国大典和西藏和平解放两个子目来体现本课题。开国大典一目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筹备情况,庆典状况和伟大历史意义。西藏和平解放介绍了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过程及其重要性。学情分析经过一年多的历史学习,学生认识和理解问题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思维也日益成熟,在直观教学的基础上对老师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本课涉及有些是学生较熟悉的,比如国歌、国旗。有些是比较敏感和现实的,如西藏问题,需要老师加以引导。课标要求1.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2.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事实。学习目标①.掌握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②.掌握开国大典的过程。③.掌握新中国成立的伟大的历史意义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真正含义。④.掌握西藏和平解放的过程和意义。教学重点开国大典处理方法:通过音乐、视频图片等资料设置历史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历史。教学难点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处理方法:通过阅读教材和图片等材料,通过分组讨论,层层设问,提高学生讲述历史事件,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活目标三大战役胜利不久,中国共产党就在河北平山的西柏坡村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会后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出发时,毛泽东回过头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恩来笑着说答应,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毛泽东等进京后,“考试”的成绩如何呢?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来了解。板书课题: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二、学习新知,探究规律1.自学指导:5分钟,让学生快速默读课文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②.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的三个时间代表的时期及有关事件③.新中国开国大典时间、地点、历史意义(国内、国际)④.西藏和平解放时间、代表、意义2.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边阅读边动笔。3.课堂交流。4.学生回答后教师确定并让学生标记。5.让学生背记以上问题。三、当堂训练1.填空1.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2.标志全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历史事件是3.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举行,会议通过了《---------------》,它起到了---------------的作用.4.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为首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双方达成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二.问答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四、课堂小结知识点回顾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历史背景时间地点会议内容二.开国大典(1949.10.1北京)三.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1.国内意义:A、B、C2.国际意义:四.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标志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板书设计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一.开国大典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开国大典3.新中国成立意义二.西藏和平解放1.时间:1951年2.意义: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实现大团结。教后反思本课学生以前有所了解,是学生比较熟悉容易接受的课,但是如何激发学习本课的兴趣,就需要教学手段多样化,通过采用视频,图片和故事给学生创造一个历史情境,使学生融入其中,参与其中,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体会的是乐趣而不是枯燥乏味,简单重复。还是需要积极探索如何扩大学生参与课堂的范围,尤其是后进生的参与会给课堂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