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伤仲永导学目标】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加强文言文的朗读训练,注意朗读的节奏、感情、语气。2.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能自己阅读、翻译这篇文言文。3.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4.使学生认识到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对发展才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从而端正学习态度。【课时计划】2课时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画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教法指导: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学互研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合作探究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中的思考题。(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情景导入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爱迪生有一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他用勤奋的一生发明了无数的东西,为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发明大王”,人们都认为他是世界上少有的“天才”。到底什么是“天才”呢?他的这句名言就是最恰当的解释。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自恃聪明,自认为有天赋。最终沦为庸才、蠢才,今天要学的课文中的主人公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人。自学1.生难字词。(1)字音:世隶耕(lì)日扳仲永(pān)环谒(yè)邑人(yì)泯然众人(mǐn)称前时之闻(chèn)(2)词义:①忽啼求之:索要。②养父母:赡养。③收族:聚,这里是团结的意思。④传一乡秀才观之:全乡。⑤邑人奇之:同悬县的人。⑥或以钱币乞之:有的人。⑦环谒于邑人:四处拜访。⑧从先人还家:跟从。⑨泯然众人矣:消失,指原有的特点完全消失了。2.文言知识梳理。(1)古今异义:①或以钱币乞之(古义:有时,有人;今义:或许。)②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古义:文采和道理;今义:表示文章内容或语句方面的条理。)③泯然众人矣(古义:常人,普通人;今义:许多人。)(2)词类活用:①即书诗四句(名词作动词,写)②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名词作状语,每天)③邑人奇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奇)④稍稍宾客其父(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宾语)⑤父利其然也(名词的意动用法,认为……有利可图)(3)一词多义:①自②然学法指导:文言文学习方法列举1.归纳总结法。学过一课后就应该对文言文的知识作小结,按照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重点实词、重点虚词进行概括,把松散的知识加以梳理,知识就会系统化、科学化,便于复习、应考。2.自出试题法。把文言文的知识用习题方式加以整理,编成一道一道的习题,清晰、题目,在编制试题的过程中,就可以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再一次复习、巩固,并通过试题提炼出重点、难点、考点,使对知识的梳理更有条理。3.积累名句法。在文言文的学习中学到优美的、有警示意义的句子就要摘抄,积累写作素材,这样一读多得,其乐无穷。如《论语》中的名句等。3.作者名片。王安石(1021~1086),宋代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人,世称临川先生。他的文章以论说见长,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集有《临川先生文集》《王临川集》。4.文学常识。唐宋八大家有: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一)初读课文,读准节奏1.出示要求。(1)根据注释,读准字音。(2)注意读准句中的停顿。(3)反复朗读,把课文读熟练。2.指名读,根据情况板书纠正重点字的读音。3.集体朗读课文。(二)再读课文,翻译课文1.学生自由译讲课文,讨论难理解的词句。2.小组展示翻译,一组推荐一人译讲一段,其他成员进行补充、评价。教师根据情况就翻译不准确的句子进行点拨。(三)三读课文,梳理重点字词。(四)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交流点拨】课文记叙了幼年时天资过人的神童方仲永才华衰退,最后“泯然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