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第二框忠实履行义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法律鼓励做得我们积极去做,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得我们坚决不做。2、过程与方法:增强对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这一道理的理解能力,提高对履行道德义务重要意义的认识能力,提高践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明确履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重要意义,明确忠实履行应尽的义务的要求;增强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责任意识,做负责任的公民。教学重点:公民为什么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教学难点:公民为什么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二、教学过程:(一)、课前五分钟(二)、导入新课:(用时3分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享有权利的同时,要忠实的履行义务。(三)、新课教学:1、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用时7分钟)(1)2008年四川地震发生后,我校师生纷纷捐款的图片资料(引用身边的实例,更有说服力,学生感兴趣。)(2)师生援助灾民的行为,体现了宪法提倡的什么公德?(人道主义)法律和道德的关系——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结论:对法律所提倡的,我们要积极去做,这是忠实履行义务的重要表现。2、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用时7分钟)(1)阅读材料(2)围绕设问展开讨论(3)教师点播结论:对于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做,而不能不做。3、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用时8分钟)(1)阅读材料贾某和姜某受到法律制裁的案例(2)讨论(重点放在第二个问题上)(3)教师小结——第一,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实施了法律禁止做的行为的危害。第二,帮助学生明确实施了法律禁止做的行为的后果,即会受到法律的惩处。4、阅读相关链接,让学生明白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就是触犯法律,会受到法律制裁。5、实践活动:我国法律禁止公民实施的行为有结论3、对于法律所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做了就是触犯法律。6、知识巩固:师生共同完成。(用3分钟)7、课堂小结:由学生完成。(用时:2分钟)8、课堂练习:(用时:5分钟)三、板书设计:第二课第二框1、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2、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3、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四、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