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之驴1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了解作者柳宗元及其代表作品(2)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3)理解本文的内容以及本文的寓意。2、过程和方法:(1)在朗读、自由读的基础上,学生结合注释小组讨论翻译课文,使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2)小组讨论,归纳出文章的寓意。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教会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要善于认识事物的本质,使学生认识到掌握真本领、真才干的重要性。2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寓言已经有了很深的了解,而且初步具有阅读浅显文言文的的能力,本课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很好的范例。3重点难点1、积累并掌握一些常用的文言字词,学会翻译文言文。2、理解本文的内容和寓意。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1、导入新课幻灯片出示《江雪》这首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由作者导入新课《黔之驴》。活动2【讲授】2、作家、作品简介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宋八大家之一。《黔之驴》是柳宗元《三戒》中的一则。《三戒》是作者寓言作品中的代表作,包括《临江之麋》、《黔之驴》和《永某氏之鼠》。作者认为这三则寓言都可以使人引以为戒,故称“三戒”。活动3【活动】3、检查预习黔好事者船载以入庞然窥慭慭然大骇远遁噬狎荡倚冲冒跳踉大?活动4【活动】4、小组合作翻译课文第一段讨论后,找同学翻译课文第一段讲解第一段知识点,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含义。活动5【活动】5、小组合作翻译课文第二段师生共译,边译文边讲解第二段重点字词用法。活动6【练习】6、课文分析,思考下列问题:起初老虎为什么惧怕驴?后来为什么把它吃掉了?总结驴的形象:外表强大,内在空虚,没有真本领。老虎从见到驴直到吃掉驴经历了哪四个阶段?(惧)驴——(识)驴——(戏)驴——(吃)驴总结老虎的形象:做事谨慎,机智勇敢分别从驴、老虎的角度出发,你能得到什么启示?从驴的角度出发,我们的启示是:要掌握真本领,要有真才能。从虎的角度出发,我们的启示是: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会获得胜利。活动7【活动】7、小结本课通过今天的学习,老师希望所有的同学都能踏踏实实地学习,掌握真才实学,这样才能在以后的社会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活动8【作业】8、布置作业归纳出自本文的成语,借助工具书把握其含义。整理笔记,包括重点词语含义,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