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树立积极继承、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责任意识;2、知识与技能.理解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祖国命运紧紧相连,应当勇敢捍卫民族的尊严和祖国的利益;能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培养全面认识问题的能力。3、过程与方法自学、讲授、讨论、合作探究教学重点难点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直面外来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具学具课本、《高效课堂导学案》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二次备课教师引导活动学生探究活动预习交流一、导入新课中国结的意义二、新课教学(一)学生自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见《高效课堂导学案》学生交流中国结的文化内涵学生自读课文,在书本上划出问题答案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二次备课教师引导活动学生探究活动展示探究(二)教师边组织开展活动边明确答案,释疑解难,延伸拓展。师:看下面的几张图片,说出这是在我国的哪些传统节日里的风俗。在这些节日里,你的家庭都有哪些习俗。师:为什么只要是中国人聚居的地方就会有这些传统节日文化存在?(澳大利亚华人舞狮庆春节、纽约华人在端午节进行包粽子比赛)风雨同舟,同舟共济2002年9月23日,台湾发生强烈地震。清晨7时30分,中国人民大学的校园里出现了一个捐款箱。这是由该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倡议的。倡议书写道:“台湾地震灾情严重,两岸心连心,希望我们通过捐款活动使台湾同胞感受到亲人的温暖。”这一倡议立即在校园引起强烈反响,同学们纷纷解囊。1998年祖国大陆遭遇特大水灾,台湾同胞感同身受,慷慨解囊,与香港同胞共同发起“一江热血向东流”大型募捐晚会,激动了亿万大陆同胞和海外华夏儿女的心。有台湾学者说:“自1895年以来,台湾人民始终关注着祖国的一切,自觉地将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面对祖国任何一次历史事件,台湾人民从来没有缺席过。”1、火星文字:“宥時候卜知道腦子哩菑想什麽……”,“莓兲想埝祢巳宬s'1.种漝惯”……有人认为写这样的字能体现自己的个性。请大家从“传承文化”的角度来谈谈对这一现象的看法。2、中国的五处世界遗产“武当山、苏州园林、布达拉宫、明清皇宫、三江并流”由于保护状况欠佳,被亮“黄牌”并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目录》。3、有中国的游客在欧洲旅游时引导学生得到结论: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展示图片材料:抗洪抢险、海外华人关心祖国。提问:看了这些图片和资料后,你能感受到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产生的强大的力量是什么?——凝聚力。增强文化认同感,就要尊重、保护、宣传优秀的传统文化。我来举例::国家或当地有哪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做法1、从2006年开始,我国把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文化遗产日”,所有的博物馆都免费开放,在各地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亲近传统文化,热爱传统文化。2、2002年,我国正式启动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这一工程将历时竟然被问:现在的中国人是否还留着长辫子。引导学生总结:增强文化认同感,就要尊重、保护、宣传优秀的传统文化。介绍我们国家近几年来在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一些好的做法:1.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师:介绍考古学家樊锦诗(樊锦诗守护敦煌40余年她只有一个心愿:真实、完整、可持续地将敦煌传给子子孙孙。)和国际影星成龙(在国外一些大场合,成龙从来都是穿唐装、中山装。“我希望把中国文化带出去,这样可以令更多的人喜欢中国文化,我还想告诉所有人,我很骄傲,我是中国人。”)是怎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引起学生对自己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应有行为的思考。请同学们列举一些现实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外来文化。师: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和对外交流的扩大,外来文化大量涌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特别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价值观。直面外来文化:外来文化涌入带来的好处是:____;外来文化涌入带来的问题是:___十年,对民间文字、民间工艺和民俗三个方面进行国家级抢救、普查和整理。3、2004年,以“古老的中国、多彩的中国、现代的中国”为主题的“中国文化年”活动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