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正确认识公平问题以及公平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关系。能力目标:对社会稳定、个人发展需要公平的理解能力,对公平与不公平现象的独立判断能力,对公平的社会性和相对性特征的理解能力。情感目标:努力培养合理真切的社会公平感和对待社会生活中不公平现象的理智感。教学重点重点在于关于公平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使学生懂得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和个体发展的重要性。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公平的相对性和如何理智地面对社会不公平现象教学方法情景创设、活动探究、阅读讨论教学过程新课导入:“灋”的字形分析师:同学们认识这个字吗?它有什么样的含义呢?有哪位同学可以为大家做解释?(一上课就向学生抛出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同时也可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投影显示字形分析及解释)(过渡)廌在传说中是一种很聪明的神兽,能辨是非曲直。大家之乐于接受廌的审判正是因为人们认为这一切是非常公平的。今天,我们所要讨论的话题就和“公平”有关。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九课《我们崇尚公平》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讲授新课:(一)众说纷纭话公平情景一:师徒反目为公平唐僧师徒四人历经劫难后终于到达西天,如来大喜,准备论功行赏,师徒四人对如何论功行赏各执一词,争论不休……(请四位有表演特长的学生当场扮演唐僧师徒四人,在争论中说明自己应受到重赏的理由。)教师:他们表演的精彩吗?谁来点评一下!学生:……教师:(及时肯定学生表现出来的亮点),师徒四人争论不休的原因都认为自己贡献大,赏赐少了就不公平,那么你认为怎样行赏才公平呢?师徒四人各应得到什么程度的赏赐才会各自满意呢?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引导学生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站在不同人的角度去思考判断,并不断鼓励学生)通过这个问题要得出的结论是: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对公平的理解是不同的,从而推广到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人对公平的理解都是不同的,公平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小结:(幻灯片)1.对公平的不同理解公平是我们社会生活追求的一个重要话题。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个体,而对不同的问题,对公平有着不同的理解,公平体现着人们对自由、个人价值、权利的尊重!教师:通过以上的分析,请大家谈一谈,你认为什么是公平?学生1:公平是不偏袒。学生2:公平是得到自己该得到的。学生3:公平意味着处理事情合情合理。学生4:公平是分担自己该做的。……教师:大家谈了那么多,究竟什么是公平呢?(结合幻灯片)2.人们心目中的公平小结:你可以说,公平是得到自己该得到的;公平是分担自己该做的。一般来说,人们心目中的公平,意味着处理事情要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不偏袒某个人,即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承担他应分担的责任、得到他应得的利益。如果一个人承担着少于应承担的责任,或者取得了多于应得的利益,人们就会认为这不公平。(二)社会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情景二:左右为难为哪般?如来为了寻求公平可谓是煞费苦心。如来和观音商量了很久,但一直拿不定主意。他们想出了很多个提案,但最终都否决了。如来绞尽脑汁,却深感不妥,左右为难,最终扼腕长叹……教师:是什么原因使如来“深感不妥、左右为难”“扼腕长叹”呢?(这个问题是要让学生通过他们设想的后果了解到不公平的严重后果,有一种情感的认同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加评论,让学生自己用归谬法得出结论。)学生1:害怕处理不公,师徒四人要“大闹天宫”,宫廷不安呀!学生2:师徒几人因为赏赐不公而气愤,彼此间闹不和,信任感下降。1.失去公平的严重后果教师:天堂里尚有如此担忧,何况人类社会!(总结)人是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生存的。一个良好的社会,应该能够使人们稳定持久地进行合作,而只有公平才能实现这一点。人们在社会合作交往中,如果受到不公平对待,产生不公平的感觉,就会感到冤枉、气愤,甚至导致报复行为。这种心理和行为使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降低,导致彼此关系恶化,合作难以为继;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会由此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的长治久安。教师:那么你在现实生活中,遇到过哪些不公平的事?你是如何对待的?结果如何?你有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