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九年级政治全册 1.2.2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教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政治教案VIP免费

九年级政治全册 1.2.2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教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政治教案_第1页
1/4
九年级政治全册 1.2.2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教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政治教案_第2页
2/4
九年级政治全册 1.2.2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教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政治教案_第3页
3/4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正确认识和对待中国古代文化和外来文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增强民族团结。教学重点怎样对待外来文化。第二次备课教学难点怎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教学方法感悟交流、合作探究、情境体验。教学过程一、【导入示标】欣赏阅读:引导学生欣赏文本P23中的中国结图案,阅读相关文字。设疑导思:为什么中国结体现了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交流畅谈:学生依据自己的思考自由讨论后在班级交流。归结导入:认识一个民族,需要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只有文化上的认同,才会有情感上的共鸣,才能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增强民族团结和促进社会安定。(同时板书课题)展示目标:教师可借助媒体等教具展示或语言直接陈述教学目标。二、【感悟交流】你我共织中国结设疑导思:除了中国结之外,还有哪些体现认同感的民族文化?交流畅谈:自主思考,自由讨论,自由畅谈。引导归结:如2008年奥运会会微”、“福娃”等。启发感悟:2008年奥运会会微“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的含义。讨论归结:分组讨论,并择优交流,点拨归结。心灵折射:◆我想对“福娃”说——感悟畅谈:自主感悟,自由畅谈,点评激励。赏析名言:欣赏阅读文本P23邓小平的爱国名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思考感悟:◆邓小平这句名言所体现的内在情感是什么?◆名言所体现情感特征的历史根源又是什么?◆增强这种情感的总体要求是什么?畅谈感悟:激发学生阅读文本内容并感悟分析。归结强调:依据学生讨论分析的结果进行归纳和补充——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情感都与民族文化、祖国命运紧紧相连。这种情感可从民族文化里找到历史根源。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就要积极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德育渗透:结合名言所蕴涵的浓郁的爱国之情进行德育渗透,激发情感。拓展知识:结合“知识链接”给学生简介“认同”的含义。三、【体验探究】情为祖国动展读图片:引导阅读文本P25“交流”栏目的2幅图片。教学过程引领体验:◆两幅图片分别表现了图中人物什么样的情感?◆看到这两幅图片你有什么感想?讨论归结:自主讨论,并择优交流,补充归结。设境体验:◆到欧洲旅游,有人问起“中国人是否还留着长辫子”时;◆去美国访问,看到有的中国人不讲卫生时;◆在许多国际性比赛中,当五星红旗一次又一次升起时。设疑感悟:在上述三种情境中你将分别会有着怎样的感受?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并择优交流,点拨补充。设疑导思:◆民族、国家命运与我们个人情感有何联系?◆对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有何重要意义?阅读探究:指导学生阅读文本P26前两段文字,自主思考,合作探究。讨论归结:民族、国家命运直接影响着我们个人情感。对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四、【感悟探究】直面外来文化环节过渡: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还需要我们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媒体展示:异彩纷呈的外来文化的相关图片。思考感悟: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有哪些外来文化?列举交流:启发引导学生从生活的各个层面进行列举说明。设疑导思:◆为什么我们现实生活中会有这些外来文化?◆我们如何正确对待这些外来文化?◆我们应怎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讨论探究: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并择优交流,点拨补充。归结明确:①形成文化融合的两个背景因素;②对待外来文化的两种错误态度;③建设先进文化的两项基本要求。观点透视:目前有些人用外来语代替汉语,如不说“再见”说“拜拜”;不说“电子邮箱”说“伊妹儿”。请说说你的看法。讨论归结:结合前面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水到渠成地点拨引导。教学反思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九年级政治全册 1.2.2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教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政治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