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频数和频率教学目标:1.掌握频数、频率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频数与频率;2.通过统计数据,制成各种图表,增强学生对生活中所见到的统计图表进行数据处理和评判的主动意识;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并通过对数据的整理,提高学生的责任心与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重点、难点:频数与频率的概念,会计算频数与频率.在合作探究中,通过频数和频率的计算对一些简单的事情作出合理的推测,识别各种图表的优缺点。教学过程:一.【预学指导】1、调查中产生的数据表示方式有2、为了增强环保意识,学校规定每个班级选举1名学生当“环保卫士”.八年级(1)班有4名同学参加竞选,你有什么好办法?二.【问题探究】问题1:1、在上述竞选过程中,能出现哪些数据?2、根据什么数据确定当选同学?归纳:为了使用的方便对于上述数据我们给出相应的名称频数:频率:上述调查中4名同学的频数是:4名同学的频率是:问题2:小组讨论:1.选举“环保卫士”用的是哪种调查方法?2.每个候选对象得票的频数指的是什么?频数是多少?3.每个候选对象得票的频率指的是什么?频率是多少?4.通过选举产生的“环保卫士”与指定某同学为“环保卫士”这两种方法,你认为哪一种个人复备更好些?三.【拓展提升】课本尝试P22此调查中的总数是多少?按污染指数完成各级的数据。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呢?【板书设计】【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