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思想品德讲学稿课题: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了解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学会正确行使公民权利。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提高学生正确行使权利的能力,培养学生自觉遵纪守法的意识,学会寻求法律的保护。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形成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意识,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合法、有效地行使自己的公民权利。教学重点: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教学难点:公民权利的广泛性学时安排:一课时学法指导:情感激励法;讨论法。学习过程: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我们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确认并予以保障的公民权利。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究竟有哪些权利呢?又应该怎样行使这些权利呢?二.阅读教材8页-12页,并完成以下内容。(一)公民权利的广泛性阅读第8页田甜的相关材料并完成相应问题,可以看出:1.公民权利具有性;2.找出并标记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宪法规定的9点)3.是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二)正确行使权利活动一:学生阅读第9页冯某养狗的案例并完成相应问题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只有尊重他人的权利,承担自己对他人应负的法定义务和道德责任,才能更好的享有自己的。结论1: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活动二:、学生阅读书本非典的案例并完成相应问题,蒋某的所作所为是在正确行使言论自由吗?其危害是什么?世界上从来不存在为所欲为的权利,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只有国家、集体的利益得到维护和发展,公民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才能得到切实保障和充分实现。结论2: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活动三:学生阅读书本造纸厂厂长的案例,讨论诬陷别人属于言论自由吗?于人于己于社会有什么危害,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自由。任何自由都是有限制的,都要受法律的制约。言论自由要受到法律哪些方面的限制?(书上标记)结论3:要在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活动四:学生阅读书本球迷打算游行的案例并完成相应问题(1)提问:这些球迷将要实施的行为,受法律的保护吗?(学生辩论方式展开讨论)(2)帮助学生认识行使权利必须采取合法方式,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3)引导学生全面看问题,即一方面看到这是爱国的情感和表现,对此应充分给予肯定;另一方面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得到批准方可采用游行方式表示庆贺,得不到批准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表示庆贺。(4)了解相关链接关于集会游行示威法的规定结论4:要以方式行使权利。学以致用(1)学生阅读老吴家和小辛父母的案例(2)学生回答书本问题,教师检查掌握知识的情况。总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但是在行使权利的时候要注意哪些方面(四个方面,即四个结论,学生强化记忆)。三、课堂小结:我们享有广泛的公民权利,但我们不能滥用权利为任意妄为,否则就会损害国家或他人的合法权益,最终把自己葬送在所追求的权利上。四、你收获了什么?五、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