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一次函数的图象(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熟练的作出一次函数的图象。2、过程与方法:探索一次函数作图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教学重、难点:1、重点:用列表、描点、连线的方法来画出一次函数。2、难点:一次函数图象的特征。教学过程:一、复习1.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形状呢?2.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是经过哪一点的一条直线?3.画一次函数图象时.只要取几点?4.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并说出它们有什么关系。y=4xy=4x+2二、范例例l:求直线y=-2x-3与x轴和y轴的交点.并画出这条直线.提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轴上点的坐标有什么特征?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发表意见,教师引导并归纳为x轴上的点的坐标为(x,0),y轴上的点坐标(0,y)说明:1.画出直线后,要在直线旁边写出一次函数解析式。2.在坐标轴上取点有什么好处?例2,画出问题1中小明距北京的路程与开车时间t之间函数s=570-95t的图象。提问:1.这里s和t取的数悬殊较大,怎么办?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发表意见,教师引导并归纳为:在实际问题中,我们可以在表示时间的t轴和表示路程的s轴上分别选取适当的单位长度,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2.作图要取几点?如何取点最好?3.你能画出这个函数图象吗?试试看.让学生动手画出函数s=570-95t的图象,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画图中可能出现的错误画法。画出这个函数图象后,讨论以下几个问题:1.这个函数是不是一次函数?2.这个函数中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是什么?函数的图象是什么?3.在实际问题中,一次函数的图象除了直线和本题的图形外,还有没有其他情形?你能不能找出几个例子加以说明?对于以上第1和第2个问题,可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引导并归纳为:函数y=570-95t是一次函数,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0≤t≤6,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线段.对于第3个问题,只要求各小组分别能举出一个例子在班上交流,培养学生编题能力和创新精神.三、课堂练习P44页练习l、2。四、小结五、作业P47页习题18.36、7.六、教学反思:1.在坐标轴上取点有什么好处?如何取点?2.在实际问题中,当自变量x和因变量y取的数较大,应如何选取直角坐标系的单位长度?3.在实际问题中,一次函数的图象都是直线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