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师考试重点内容整顿社会工作的目的与功能一、目的1.个人层面:解危、济困、激发潜能、增进发展2.社会层面:处理社会问题、增进社会公正3.文化层面:弘扬人道主义、增进社会团结二、功能1.微观层面(服务对象):增进服务对象生活正常化;恢复弱化的功能;增进人与环境相适应2.宏观层面(社会层面):维护社会秩序;构建社会资本;增进社会友好;增进社会进步社会工作的要素及重要角色一、社会工作的基本要素1.服务对象2.社会工作者(专业训练,专业注册)3.价值观(利他主义)4.助人活动(互动、合作、助人自助)5.专业措施(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小区工作)二、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的关系1.活动方式不一样2.专业技能不一样3.处理问题的难易程度不一样4.社会约束不一样三、实际社会工作人员与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不一样1.实际社会工作人员不是专业人员2.未接受专业训练3.受行政系统制约4.带有政治色彩5.遵照的一般是行政权力和权威四、社会工作者服务角色1.直接服务角色:服务提供者;治疗者;支持者;使能者;倡导者;关系协调者2.间接服务角色:行政管理者;资源筹措者;政策影响者;研究者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一、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作用1.保护服务对象的权益2.增进专业的健康发展3.增进社会服务机构的能力建设4.维护社会正义二、社会工作者的实践操作原则1.接纳2.非批评3.个别化4.保密5.服务对象自决三、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重要内容1.对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对服务对象的义务,自我决定,知情同意,实践能力,文化能力,利益冲突,隐私和保密等。2.对同事的伦理责任:尊重,保密,合作,征询,服务的转介等。3.对服务机构的伦理责任:遵照督导和辅导,教育和培训,服务对象的档案管理,服务对象的转介,行政管理等方面的规定。4.作为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个人道德规定等。5.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保障专业的完整性,遵照评估和研究等方面的规定。6.对全社会的伦理责任:增进社会福利,公众参与,参与处理公共危机,推进合适的社会行动。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5种层次的需要)基本观点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1.人类的需要根据由低到高不停递进的次序分为若干个层次2.层次越低的需求,其强度越大;层次越高的需求,其强度越弱3.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并规定得到二、阿尔德弗尔的ERG理论(生存、关系和成长的需求)的特点1.不强调层次的次序2.当较高层次的需要受挫时,个体也也许会退而求另一方面3.某种需要在得到基本满足后,其强烈程度不仅不会减弱,还也许会增强三、社会环境的重要构成原因:1.家庭2.同辈群体3.学校4.工作单位5.小区6.文化7.大众媒体四、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1.个人必须适应环境:处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人需要变化自己的行为以符合社会期待。2.社会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不能脱离遗传原因。3.社会环境影响个人行为:各年龄段人士所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不一样。4.社会环境和生物遗传共同对人类行为产生影响。5.作为能动的个体,人类行为也可以变化社会环境。个案工作(会谈技巧)——个案会谈技巧包括了支持性技巧、引领性技巧、影响类技巧一、支持性技巧1.专注。看着对方,视线交流,身体微微前倾等;2.倾听。3.同理。设身处地,体会服务对象的内心感受,理解服务对象的想法和规定。4.鼓励。二、引领性技巧1.澄清:重新整顿模糊不清的经验和感受。例如:您刚刚说的意思是。。。吗?2.对焦:将偏离的话题或宽泛的讨论收窄,集中焦点。例如:您最想谈的是什么?3.摘要:总结和归纳服务对象的话的要点。例如:您刚刚讲的是不是。。。这些内容呢?三、影响类技巧1.提供信息。2.自我披露。有选择的袒露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处理事情的措施,为服务对象提供参照。3.提议。4.忠告。向服务对象指出某些行为的危害性或者必须采用的行为。5.对质。直接提问。个案工作重要模式一、心理社会治疗模式1.治疗过程分为:研究——诊断——治疗(医学模式)2.研究:把人的心理活动(行为)放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去理解;人的问题同压力有关。压力是人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