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发展五年规划9[最终版]设施渔业是20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的集约化高密度养殖产业,它集现代工程、机电、生物、环保、饲料科学等多学科为一体,运用各种最新科技手段,营造出适合鱼类生长繁殖的良好水体与环境条件,把养鱼置于人工控制状态,以科学的精养技术,实现鱼类常年的稳产、高产。一、产业发展现状2006年睢宁水产养殖面积8.10万亩;水产品产量2.28万吨,渔业总产值(按现行价计算)1.83亿元,其中一、二、三产值分别为82.2%、1.91%、15.8%。设施渔业面积5万平方米,(其中水泥池观赏鱼养殖面积1.5万平方米,泥鳅、甲鱼优质鱼3.5万平方米),含有增氧机、投饵机及清淤护坡的精养池塘3.6万亩。2006年全县设施渔业产量达1.8万吨,产值达0.46亿元,设施渔业养殖面积占全县渔业养殖面积的44.4%。设施渔业已成为我县渔业发展的亮点和渔(农)民的经济增长点,并形成了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一)区域布局初步形成。XX县区设施渔业分为水泥池养殖、网箱养殖、围网养殖等养殖方式。形成了庆安镇、邱集镇、魏集镇水泥池观赏鱼养殖区;沙集镇陆园村水泥池甲鱼养殖;庆安水库、梁山水库、清水溿水库网箱养殖。(二)养殖设施合理配套。各镇抓住机遇,采取措施,争取资金,加快设施渔业养殖设施建设,为设施渔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现已初步形成水、电、路畅通,沟、渠、涵配套,进排水、防逃、产卵设施合理,增养机、投饵机、渔船等机械齐全的局面。观赏鱼养殖设施正在推广新增增养、喷淋、水循化、防晒、防逃设施;甲鱼养殖引进了温控设备;水库结合除险加固工程,在庆安水库修建了高标准水泥石坡,添置了投饵机、增氧机、渔船等养殖机械,确保了养殖生产的顺利进行。(三)养殖水平逐步提高。设施渔业正从家庭庭院式向工厂化、园区化发展;设施配套逐步向精细化迈进。由于设施的第1页共42页增加和改进更加符合养殖对象的生理需求,使得水体环境得到优化,促使养殖者提高养殖和管理水平,满足设施渔业的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需求,涌现了庆安镇三闸村、邱集镇王楼村、李集镇轴山村、高作镇腊元村、梁集镇高楼村、沙集镇陆园村、睢城镇王楼村、县水产养殖场等一批设施渔业的典型,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四)质量建设步伐加快。设施渔业以其先进的设施、规范的技术、严格的检测,更易于推广应用无公害食品标准和全面推进渔业行业标准化,加强对苗种、鱼药、饲料等渔业投入品的监管,加快设施渔业无公害养殖基地的建设,促进了养殖水域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2006年姚集镇、官山镇、庆安镇通过了省级无公害水产品基地认证,同时通过了省级抽检,合格率达到100%。(五)加工企业应运兴起。全县设施渔业实施了"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养殖模式,提高了水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尤其是高效设施渔业的推广应用,催生了江苏远鸿食品有限公司羊方藏鱼系列产品深加工的发展。目前,江苏远鸿食品有限公司水产品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1000余万吨,水产品加工总量700万吨左右,可消化当地水产品500余万吨,年产值1800万元。被省局列入成长形龙头骨干企业,水产加工企业的发展又为设施渔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和销售支撑,带动了全县设施渔业的发展。从整体上看,全县设施渔业产业发展较快,已成为全县高效渔业的主力军,但与兄弟市县的设施渔业相比,还有差距,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设施渔业占有比重低;二是目前设施陈旧、老化,设备利用率不高;三是过水性湖泊防御网箱、网围风险及抗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四是对设施渔业与环境容量研究不够,养殖生产与环保要求还有差距;五是对设施渔业技术研究不深,推广力度不大。二、设施渔业发展前景分析(一)基础条件1、丰富的水产资源。我县境内河流沟渠纵横交错,河流、水库、精养设施池塘资源丰富。设施渔业在各类水体的发展层第2页共42页次差异较大,发展空间广阔。2、突出的区位优势。XX县区位于XX市东南部,东临宿迁,西靠徐州,南接安徽,北望山东,地处东部沿海与中部地带,上海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圈的结合部,是徐连经济带中心区域,苏皖边界地区的交通要冲,为淮海经济区重要组成部分。XX县区交通发达,西靠铁路交通枢纽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