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装与工位器具管理制度工艺装备工位器具管理标准1.目的确保工艺装备和工位器具的及时供应和合理使用,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提高生产效率和标准化程度。2.适用范围2.1工艺装备。包括生产检测用的辅助工具、模具、夹具、刀具刃具、量具检具等。2.2工位器具。指在生产流转过程中以存放产品或工具的各种装置,包括工具箱、料箱、工具架、料架、运输小车、托盘等。3.职责3.1工艺科。负责专用工艺装备和工位器具的设计,负责工装的编号、列表及定期质量检查,负责工位器具的验收。3.2采购部门。负责工艺装备和工位器具的采购。3.3质检部门。负责工艺装备的验收。3.4使用单位。负责工艺装备和工位器具的正确使用和日常维护保养。4.工作程序4.1工艺装备的分类(分为标准几专用两类)4.1.1标准工艺装备,是指国标、行标中涉及到的已定型的,如丝锥板牙、钻头、标准切销工具等,可通过采购获得。4.1.2专用工艺装备,是指非标准的,需经专门设计,仅能适用于一定产品或零件加工的工艺装备。4.2工艺装备的配置4.2.1新产品在设计验证通过后,设计部门根据该产品的要求和特点考虑生产过程的方便性,提出专用工艺装备的配置建议,并明确主要技术要求,包括模具、夹具、钻具等。4.2.2工艺课根据设计部门的建议或现行工艺状况,考虑产品质量要求和效率,负责专用工装的设计、绘图、制作。4.2.3各生产单位,提出标准工装需求数量、种类,经工艺课批准后,由采购部门负责采购,做到及时供应,合理储备。第1页共3页4.3工艺装备的验收外购进厂或制造完工的工装,由建议部门依据采购单据或图纸对其主要尺寸、外观、装配精度等进行检验。在入库单据中签字以示验收合格。重要的工装(如模具、关键工序的工装等)需要经过试用验证,在保证正确、牢固的前提下,试做规定数量的样品,以样品的检验单据,作为验证合格的依据。4.4工艺装备的编号、列表、储存、出入库4.4.1经验收合格的工装,入工艺课工装库,由工艺课在其显眼用钢码打上编号,列入《工装设备管理表》,并注明工装的类别(重要、一般),重要工装需要建立履历表。4.4.2暂未使用的工装,由保管员进行防锈处理,一般部位用40号机油进行油封,精密部位或配合面用油脂进行油封,精密件浸于防锈油中,已防锈的工装分类存放在规定的铁架上,并加上写有对应产品或零件名称的标牌或标签。4.4.3工装库必须干燥、通风并设置适合于保管的各种架、盘、盒等,精密度高或重型的工装不准堆叠。4.4.4工艺课凭使用单位的领用单据,除去相应油封后,发放工装,并在管理表中注明其使用场所。4.5工艺装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查4.5.1车间工艺员应指导和监督使用者正确安装和使用工装,使用完毕,使用者应对其进行清洁,除掉油污,铁屑和杂物,集中分类保存并加盖防尘,使用者应经常检查工装运动部位及基准面的磨损情况,定期对其运动部位加润滑油。重要工装(如模具)应按规定要求填写履历卡(记录使用的次数、时间或首末件检查情况等)。4.5.2工艺课每个月对库存工装进行全面检查,发现油封失效要及时去污除锈,然后重新进行油封;工艺课每隔3个月对已发放的工装进行全面巡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重要工装要核实其主要尺寸、装配精度及外观质量,并在《工装设备管理表》及履历卡中做相应记录。4.6工艺装备的检修和报废4.6.1当发现工装有缺损而影响加工质量时,工艺课根据第2页共3页使用单位反馈的情况,及时进行修理。并经使用单位负责人确认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4.6.2对由于使用不当或正常磨损无法修复的工装经批准后予以报废,一般工装的报废由工艺科批准,重要的工艺装备由工艺及检验部门负责人批准,由批准人员直接在《工装设备管理表》备注中签字确认。4.7工位器具的管理4.7.1工位器具由使用单位提出所需的数量、种类或加工草图,由工艺课会同使用单位部门共同讨论式样,结合生产现场实际情况,由工艺课绘图、组织制作,需外购时由采购部门负责采购,做到统一式样、统一布置、统一标志。工位器具的设计,应实现标准化,通用化,做到实用可靠、搬运方便、安全经济。4.7.2工位器具由工艺课验收合格后,发放各使用场所,使用单位指定专人保管,做好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