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江苏等地考察报告赴江苏、上海、陕西、云南等地考察报告为进一步解放思想,借鉴经验,加快发展,2012年5月7日至13日,我市组织党政考察团赴江苏、上海、陕西、云南等地进行了为期7天的考察学习。通过这次考察,我们近距离、多角度地领略了江苏、上海、陕西、云南等地的魅力,学习了他们在招商引资、经济发展、旅游产业开发、城市建设等方面好的做法和先进经验。时间虽短,但内容充实、收获很大,既看到外地迅猛发展的势头,学到加快发展的先进经验,又感受到时不我待的发展压力,看到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触动很大,感受很深,受益很多。一、考察感受这次学习考察的江苏、上海、陕西、云南等地,既有长江三角洲的发达城市,又有陕滇等地的著名旅游城市,部分地区高点定位,发展迅速,展现了雄厚的经济实力;部分地区立足资源,开发旅游,展现了旅游文化的独特魅力,他们的发展成就硕果累累,尤其是XX县区和XX县区的发展模式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借鉴。一是经济综合实力强,发展迅速。所考察地区XX县区和XX县区经济实力雄厚,已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省内有位次的强市区,成为区域发展的领头羊。2011年XX县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59亿元,是2007年的2.2倍;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216亿元,实现四年翻番,地方财政收入突破百亿,达115亿元,连续三年位列全省区县第五位。XX县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432.3亿元,比上年增1长15.8%,全口径财政收入602.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00.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5.3%、22.7%。我市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5亿元,年均增长13%,财政总收入52亿元,比上年增加19.7%,地方财政收入21.7亿元,年均增长22.3%。目前,我市的地方财政收入与2002年的XX县区(19.04亿元)、2005年的XX县区(21.99亿元)相近,而XX县区在短短的10年间增长了10倍,XX县区在7年间增长了5倍,我们不禁思索,是什么造就了昆山模式、江宁模式,他们第1页共4页的成功也为我们今后的加快工业发展进一步坚定了信心,指明了方向。二是园区建设层次高。所考察地区XX县区和XX县区都在建设高水平开发园区,靠园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是他们共同的特点,而且园区内都是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自1992年创建以来共引进42个国家和地区的1800多个项目,其中千万美元以上项目500多个,45家世界500强企业进区投资;累计实现合同外资90亿美元,到位外资60亿美元,主要包括电子信息产业、汽车制造及零部件产业、智能电网与电力自动化产业等。昆山开发区自1984年创建以来,共引进45个国家和地区的1800多个项目,投资总额超过300亿美元,注册外资超180亿美元,形成电子信息、光电显示、精密机械、装备制造、民生轻工五大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三是工作理念气魄强。所考察的发达地区思想解放、观念常新、敢闯敢干,与周边地区比着干、拼着跑、赛着冲、瞄准省内有位次、区域争先进的目标,制定了符合实际的发展战略,积极争创解放思想、加快发展的排头兵。XX县区坚持“科学发展,和谐昆山”的发展理念,大力弘扬“敢于争第一、勇于创唯一”的新昆山精神,走出了一条以改革开放为时代特征、以“三创”精神为强大动力、以全面小康为显著标志、以人民幸福为不懈追求的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昆山之路”,率先达到江苏全面小康社会水平,成为江苏科学发展的排头兵。二、经验做法(一)坚持改革创新,敢拼敢闯。江宁、昆山等地在短短几十年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奇迹,思想解放、改革创新就是奇迹产生的源泉。他们的思想解放和改革创新覆盖在发展的各个层面和角落。无论是招商引资、发展工业经济,还是在发展理念、人才引进、机构运转等方面上,都体现了敢想敢干、敢拼敢闯的风格,体现了勇于第一个吃螃蟹的探索精神。昆山打造的国际领先的小核酸产业基地,探索第2页共4页实施了“政产学研资”的合作模式,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最终打造成为高XX县区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实现转型升级的新亮点。(二)坚持园区主导,重抓招商引资。这次我们考察的江宁、昆山等地,都有强烈的工业兴市意识,无论是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