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地震局工作报告一、20xx年工作总结(一)加强地震监测和震情跟踪日常管理工作一是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保证xx市地震监测台网的正常运行,台网运行连续率达99%。二是高度重视震情发展趋势,严密震情会商,向省地震局和有关部门提交周会商意见51期,月会商意见12期。召开20xx年中、20xx年度地震趋势会商会,形成了《xx市20xx年下半年地震趋势研究报告》和《20xx年年度地震趋势会商意见》并及时上报省地震局。在省地震局年度评比中,地震日常分析预报获全省第一名,地震趋势会商研究报告获全省第二名。三是深入开展群测群防工作,认真落实地震宏观异常6起。(二)深入开展抗震设防管理工作一是进一步优化重大工程和可能因地震产生次生灾害工程抗震设防行政审批事项的办理流程,网上预审率达到100%,全年预计完成100余个重大工程和可能因地震产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监督管理。二是按照xx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5X8226;12”汶川地震后新建工程抗震设防检查工作的通知》,由我局牵头,联合xx市建委、xx市规划局深入开展了全市5X8226;12地震后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检查工作。检查工作分为四个层面进行,一是对在市本级报建的项目特别是重大项目进行检查,并有针对性的将工程项目单项抽查纳入市建委组织的季度质量检查。二是各区(市)县对本地报建的项目进行检查。三是对编制的各级规划中抗震防灾要求的情况进行检查。四是对项目抗震设防的技术设计、审查和监督管理环节等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和检查。按照要求,市、县两级相关部门对“5X8226;12”汶川地震后新建工程(截至时间为2012年6月31日)抗震设防资料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梳理统计和检查,市本级检查了报建的各类房建项目1084个,市政项目577个;各区(市)县检查了报建房建项目8428个,其中一般工程6838个、学校医院928个、农村统建662个,市政项目1141个。我局与市建委、市规划局组成的联合检查小组与各区(市)县相关部第1页共4页门一道,抽查了43个规划编制项目,其中29个城乡总体规划,14个专项规划。对200余个各类重点项目进行了单项资料或工程现场抽查。通过检查,推动了抗震设防要求管理的落实,发现了存在的问题,为市政府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管理提供了依据。三是认真完成对《国家标准意见建议》的修改建议工作,按时将我局意见上报省地震局。(三)大力推进应急管理工作一是按照市政府关于“要成为全国乃至世界地震应急预案的典范”的要求,在科学总结汶川地震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xx市地震应急预案》进行了修订,2012年9月12日以市政府办公厅文件形式予以印发。二是对《“5X8226;12”大地震应急处置的成都方式》书稿进行了全面修改,在征求相关单位意见和深入论证后上报市政府审定,预计年底出版。三是出色完成XX省2012年“5X8226;11”防灾救灾大演练承担的工作任务,xx市作为本次大演练的主会场,承担了演练的主要工作,我局相关准备工作为演练圆满成功奠定了基础,我局被xx市委、市政府评为5X8226;12防灾减灾大演练工作先进集体。四是开展全市地震应急检查和地震应急资源调查工作。2012年8月,根据市防灾减灾委要求,由市民政局、市国土局、市水务局、市林业园林局和我局牵头对各区(市)县防灾减灾工作进行检查,对“应急救援队伍及救援设备”、“应急物资储备”和“重大次生灾害危险源”等应急资源进行了调查,提高了我市地震应急救援能力。五是大力加强“三网两员一队伍”培训,提高基层应急救援能力。2012年10月23日和25日,分南北片区分别在双流和彭州组织召开了“全市三网两员一队伍培训会”。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地震应急第一响应人、地震宏观观测与分析以及农村民居抗震设防,各乡镇防震减灾助理员、村社区地震安全员和乡镇地震应急救援队的骨干人员共260余人参加了培训。(四)创新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一是深入开展纪念汶川地震四周年和第四个“防灾减灾日”活动,制作了《避震识谣知识幻灯片》,在地铁1号线以每小时播放2次的方式每天播出28次,7天共播出196次,观看宣传片的乘客超过150余万人次。与金沙数字电影公司合作,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第2页共4页传千场电影进万家”活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