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综合说明1.1绪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整合各类项目资金,落实帮扶责任,加大产业扶持力度,提高贫困群众增收能力。重点解决影响贫困村脱贫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使贫困人口综合发展能力显著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大幅提升。按照区、市党委、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总体安排和部署,我县脱贫攻坚工作坚持“自下而上制定规划、分期分批实施”的原则,以“发展特色支柱产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提高生产发展能力”为抓手,实施基础设施到村、产业扶贫和小额信用贷款到户、转移培训到人、帮扶责任到单位的“四到”脱贫攻坚工程。参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美丽村庄建设标准,按照“五通八有”的基本要求,通过各类项目的实施,使贫困村村容村貌整洁、绿化美化亮化、公共服务能够满足贫困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需求,贫困村特色产业架构基本形成,各销号村贫困发生率控制在3%以内。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就是以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为对象,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核心,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以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为目标,整合资源、科学规划、集中投入、规范运作、分批实施、逐村验收的扶贫开发工作方式。盐池县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南靠黄土高原,北依毛乌素沙漠,境内降雨稀少,蒸发强烈,水资源异常贫乏,干旱缺水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发展。近年井灌区和扬黄灌区的开发利用尽管效益显著,但随着社会发展,水的供需矛盾日异突出,加上灌区设施不配套,土渠灌溉、大水漫灌的现象普遍存在。村与村、乡与乡及村庄内部之间农民生活、生产道路条件落后,农副产品运输能力严重不足。村庄内柴草乱堆,污水横流,畜粪乱撒的脏乱差现象十分严重。项目区普遍存在着居住偏远、信息闭塞、生态失衡、干旱缺水、自然条件极差、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干旱山区,扶贫开发的任务十分艰巨。根据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2017年全区贫困村整村推进脱贫销号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的通知》(宁开办发〔2017〕31号)精神,为确保我县2017年定期销号,结合我县实际,重点解决影响贫困村脱贫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使贫困人口综合发展能力显著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大幅提升,确保实现29个贫困村脱贫销号。盐池县扶贫办委托我公司编制《盐池县2017年29个销号村整村推进项目(二十五标段)初步设计报告》,以供审批实施。1.2项目区概况1.2.1水文1.2.1.1流域概况盐池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东部、毛乌素沙漠南缘,属陕、甘、宁、蒙四省(区)交界地带,东邻陕西定边县,南接甘肃环县,北靠内蒙鄂托克前旗,西连灵武、同心两市县,自古就有“灵夏肘腋,环庆襟喉”之称,属鄂尔多斯台地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地理位置在北纬37°04′~38°10′,东经106°30′30″~107°47′之间,南北长110km,东西宽近66km,辖区总面积8557.7km2,是宁夏面积最大的县,占全区总面积的13%。境内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黄土丘陵区,海拔1600-1951m,地势起伏,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约占全县总面积的20%;北部为鄂尔多斯缓坡丘陵区,海拔1295-1600m,地势平缓,约占全县总面积的80%。1.2.1.2气象工程区深居内陆,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属中温带干旱区。冬季受西伯利压—蒙古高压的控制,冷空气南下时形成寒潮和降雪,是冬季降水的主要来源。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东南季风盛行,为降水量增多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因受秦岭山脉的阻隔,东南季风明显减弱,气温虽比冬季高,降雨虽比冬季多,仍然呈现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的特点,冬长夏短,春迟秋早,冬寒夏热,雨雪稀少,风大沙多,蒸发强烈,干旱频繁,日照充足。多年平均降水量254.8mm,由南向北递减。降水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2%,年最大降水量586.8mm,年最小仅145.3mm,年较差达4倍多。多年平均蒸发量为2100mm。工程区内多年平均气温为7.7℃,气温年较差为31.2℃~30.3℃,最冷一月份平均气温-8.9℃,极端最低气温-29.6℃(盐池);最热七月份平均气温22.3℃,极端最高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