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的调研报告[全文5篇]关于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的现实问题和对策研究xx镇处于xx市委、市政府“一线三点”战略中心位臵,是xx市的计划单列镇,镇域面积664平方公里,镇区规划面积5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5.2平方公里。辖6个社区居委会,12个行政村101社,总人口6000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0000人,农业人口20000人。近年来,镇文化站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精心指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镇党委中心工作,积极探索和研究本镇文化活动特色,开拓创新,大力发展公益事业和文化产业,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着力提高全镇人民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为全镇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一、我镇群众文化生活的现状全镇共有村、社区文化室19个,文体活动场所100多个,其中大型综合活动室7个,广播电视站1个,文娱小曲自乐班12个,秧歌腰鼓队6个。县级示范村书库1个,建成村农家书屋12个,xx村等10个村建成了体育活动标准化场地,为6个村配备了篮球架、乒乓球案等体育器材。政务信息网运行畅通,部分村已接入互联网和现代远程教育网,办公逐步走向自动化。文化休憩园和综合文化站的建成、xx广播电视站办公楼的落成运行、数字电视1信号的整体转换、河西书画院、河西民间业余剧团的成立运行、老干部活动室的正常运作,为居民群众提供了休闲、娱乐、健身的活动场所,每天活动的群众达到2000多人。近年来,镇文化站不断充实活动内涵,创新活动形式,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一是组织参加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文艺调演、省老年文化艺术节、“今日水墨第一届中国画名家作品提名展”文艺汇演、普法知识竞赛、敬老爱老歌咏比赛、争先创优评选表彰活动、“文明三丝带”、职工运动会,“讲文明、反邪教、树新风、建和谐”文艺演出、全民健身日、建国60周第1页共8页年文艺汇演、河西锣鼓队表演等文体活动及书画摄影文艺精品创作活动;二是组织参加了市、县社火调演,全县2008、2009年春节团拜会,特别是8月8日“全民健身日”庆祝活动表演了河西锣鼓、军体拳、职工及学生广播体操、柔力球、锅庄舞、太极拳、健身操等8个项目,组织方队30多个,悬挂拱门、立柱、汽球14个,参与人数3000多人;三是投入资金8万多元,举办庆祝祖国60华诞广场文艺演出四场(社区、金化、金泥、永电专场),并组织156名干部职工参加了全县庆祝建国60周年“爱国歌曲大家唱”干部职工歌咏比赛获一等奖,编排15个节目参加了全县庆祝建国60周年广场文艺演出(xx专场);四是2011年元旦举办“团结奋进〃共铸辉煌”迎新春茶话会、庆祝“三八”妇女节101周年创先争优主题演讲比赛、参加团县委举办的“诵经典”配乐诗歌朗诵大赛、农村青年文化艺术2节、组织120名干部职工参加了全县庆祝建党90周年歌咏大赛并获二等奖,以及投入资金7万多元,举办庆祝建党90周年暨建市30周年广场文艺演出七场(社区、金化、金泥、金铁专场)等一系列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满足了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二、我镇农民文化生活的现实表现近年来,镇党委、镇政府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多方筹措资金,着力推进村级农民文化大院建设,不断丰富农村业余文化生活,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用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引领农村宣传思想文化阵地,使农民文化大院真正成为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精神文明、播撒致富信息、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载体,让全镇的精神文明之花越开越俏,越开越艳。我镇xx村位于镇区玉河路和永河路以南,是典型的“城中村”。为满足村民自娱、自赏、自我发展的精神追求,加强村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村“两委”从农民文化大院基础设施建设入手,2008年共投资120万元建成了占地面积800多平方米的村级活动场所,内设综合办公室、民主议事大厅、会议室、党员活动室、青年民兵之家、党员远程教育室、文化活动中心及农家书屋等。2009年又多方筹措资金10万元,第2页共8页建成了占地700多平方米的农民文化大院,并配臵篮球架、乒乓球案、羽毛球架,同时购臵了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