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态农业旅游农庄建设规划可行性报告[推荐5篇]第一篇:原生态农业旅游农庄建设规划可行性报告XX省XX市古峄县原生态农庄建设规划可行性报告为了巩固成果,挖掘本地区的农业资源优势,增强城市服务辐射功能,拉动消费,增加收入,开辟“江北水乡”农业增收新途径,“运河古都”新农村建设山地新模式,特制定本规划。一、基本情况XX县区村的一个完整小流域,北靠,东临,南接,西连,距县城公里,与遥遥相望。流域总面积平方公里,属地形。原是县的果园示范基地,后种养业综合治理示范试验研究。目前,已建成基地亩,其中亩。已有人工草地亩,果园亩(其中苹果亩,葡萄、核桃、大桃、李子亩)。拥有林公倾,经济林公倾,综合治理度达到了87.3%,林草覆盖率达到61.1%。拥有猪100头,羊100只,家禽1000只,水库一处,库第1页共43页平方米。电力设施齐备,交通便利。二、规划依据1、区位优势。紧靠县城,交通便利、经济基础较好,而且县城有常住人口万多人,流动人口近万人,有强1大的消费群体做后盾,具有能消售、能带动的优势和消费群体消费层次较高的优势。2、地理优势。部,属于典型的,特点及特性明显,海拔高500米,四季分明,风情、风貌浓烈厚重,有利于展示特色。3、开发优势。近几年通过工程建设和农业综合治理试验基地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植被基本得到恢复,基础条件得到改善,土地利用结构趋于合理,产业开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培养了一批农业综合开发科技人才,为进一步开发夯实了发展基础。特别是该区域地域空间相对开阔,空气清新,环境洁净,乡村景观保存良好,农业生产种类多样,特色明显,形成了资源—市场,功能—空间上的互补态势。4、产权优势。平方公里的区域,产权由所有,有利于形成产业集聚、规模化发展,对吸纳周边分散农民参与的引力较强,有利于整个整体开发。5、政策优势。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支持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较多,县上以工哺农、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明显加大,且第2页共43页又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同步,为加快开发迎来了难得的战略机遇期。6、市场优势。近年来经济社会取得明显成效,人均财力居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左右,但旅游业发展缓慢,休闲娱乐功能滞后,2开发的目标人群空间大,主要压力是如何引导消费和引领消费潮流。三、建设思路本规划以具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产品、农耕文化为前提,以规划、设计、修建为手段,以创设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为载体,以输出观光、休闲、采摘、购物、品尝、农事活动体验和传统农耕文化回味为目的,把新农村建设与体现传统农庄风貌结合起来,把农业生产与旅游观光结合起来,讲求“原汁原味”,避免“视角污染”,追求设施与农业系统、生态系统、人文景观系统的和谐统一,围绕农庄活动场所,依托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活动、农村聚落及农村传统的生活习俗资源,向游客提供一种自在、自然、幽静、野趣、新奇的新型游乐空间,尽力体现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消费心态,形成一个集旅游观光、农业高效、优化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功能为一体的原生态农业旅游、休闲、娱乐新型农庄。四、建设内容1、种植园区建设。围绕基本农田,建设亩以绿豆、小米、玉米、地瓜、小麦、瓜类为主的小杂粮种植园,种植采取小畦种植、标准化作业,尽力体现田园风光;建设亩以苦菜、黄花菜等为主的食用野菜种植园;建设亩食用药材种植园;建设亩大路菜种植园;建设亩保护地温室大棚反季节蔬菜种植园,达到粮菜应有尽有。合理3搭配,并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四季生产、四季消售,第3页共43页既体现观赏性,又体现食用性。2、栽植园建设。围绕现有亩果园,进行改造,提升和扩建,增加新特优时令水果种植面积和土梨、土桃、土杏、小杂果的栽植面积,建设亩大棚果园,尽力达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果。4、养殖园区建设。围绕亩林果与畜牧间作工程,实施舍饲和围栏养殖,把肉食性和观赏性结合起来,建设百只舍饲养羊区、百头标准化养猪区、千只围栏养鸡区、百只兔养殖区、狗养殖区,并积极引进新特奇品种,养殖驼鸟、马鹿、鸽子、七彩山鸡等。并建鱼塘一座,投放鱼、鸭、鹅等。5、生态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