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王阳明家训》读后感 VIP免费

《王阳明家训》读后感 _第1页
1/3
《王阳明家训》读后感 _第2页
2/3
《王阳明家训》读后感 _第3页
3/3
《王阳明家训》读后感《王阳明家训》读后感蒙以养正教子有方“幼儿曹,听教诲:勤读书,要孝弟;学谦恭,循礼义;节饮食,戒游戏;毋说谎,毋贪利……”这篇写给长子正宪的家书便是王阳明著名的家规“三字经”,言简意赅,语重心长地告诫子女怎么去做人,如何做个好人。如今看来,这倒更像是王阳明对祖辈教育自己的追忆与总结,字里行间,融入着自己从小接受“蒙以养正”教育的点点滴滴,也寄托着他对后代子孙的谆谆教诲。说起教育,我们很容易想起学校,想起老师。其实不然,从孩子降生之后,他们就已经开始了学习。而父母,才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一个孩子的未来在哪里?在家庭教育里。父母才是孩子教育中,最重要的人。01父母要教给孩子:做个好人,比什么都重要。保持良好的品德,才是家庭兴旺延续的根本。王阳明曾经被刘瑾追杀,在龙场被乡民攻击,历经人心险恶,但他依然愿意相信善良。他以德报怨,帮助乡民建房、读书、耕种。王阳明给孩子的信里说:“凡做人,在心地”。做一个好人,比什么都重要。善良的人干净温暖,他们往往有更好的人缘,更多的朋友。善良的人有底线,他们不会去做危害别人的事,也自然不会招致祸患。善良的人内心有光,他们心中有一份谁也夺不走的温暖。02父母应教给孩子:勤读书,这是最低门槛的高贵。古人说:诗书继世长。王阳明家训的第一条就是:勤读书。读书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过去是,今天也是。王阳明读书一生勤奋,在小时候,每天都要读书到半夜。以至于曾经累得吐血。父亲王华担心他的身体,每天都要去敲门,强迫他熄灯睡觉。当然,尽信书则不如书。书,要读,但是不能读死,要教给孩子吸取其中的精神。王阳明读的兵书很多,但是他认为这些兵书虽然讲得方法很多,但是只教给他一点:“不动心”。其次是要读经典。世上的书汗牛充栋,要是都读的话,一辈子也读不完,所以只读经典就好,其他的书虽然说法各异,但充其量都是经典的注脚而已。一个人只要养成了终生读书的习惯,也就相当于把人类历史上的智慧化为己用。会读书的孩子,有知识,有眼界,有格局,只要他守好内心的善良,家长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03父母要教育孩子:知行合一,勇于实践。善良,不是一个形容词,而是一个动词。我们说一个人善良,定然是他做了善事。光说不练,是假把式。读书亦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很多事情,都要落在实际行动上才能作数。从小要教给孩子动手的能力,实践的习惯。王阳明一生成就颇多,诗词绘画、书法兵法、教育军事,几乎无一不精。这得益于他知行合一的实践智慧。生活中遇到问题,不妨先让孩子动手做一下。三思而后行,不如小步前进,大胆试错。在行动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认识,再由新的认识出发,改变自己的策略。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欲速则不达。熟能生巧,不断坚持,这样的孩子,才能拥有一个完满的人生。你的努力和改变,总会被人看在眼里、放在心里。无需刻意表现,更不需邀功受赏,我们能做的,就是以“致良知”为准绳,不断改变自己。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王阳明家训》读后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