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硕士硕士招生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硕士硕士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招生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措施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评价的原则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到达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并有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Ⅱ.考察目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现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规定考生:1.精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2.精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对的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围、规律和论断。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4.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措施,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5.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Ⅲ.考试形式和试卷构造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内容构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约2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约3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约1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约16%形势与政策以及现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约16%四、试卷题型构造单项选择题16分(16小题,每题1分)多选题34分(17小题,每题2分)分析题50分Ⅳ.考察内容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马克思主义是有关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本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的发展。2.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性马克思主义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措施论。鲜明的政治立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崇高的社会理想。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世界的物质性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围及其理论意义。物质的主线属性和基本存在形式。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2.事物的普遍联络与发展联络的内涵和特点。事物普遍联络原理的措施论意义。联络与运动、变化、发展。发展的实质。发展与过程。联络和发展的基本环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关键。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措施论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互相关系。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事物存在的质、量、度。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认。辩证否认观的基本内容。否认之否认规律及其意义。3.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线措施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法是伟大的认识工具。矛盾分析措施是主线的认识措施。辩证思维措施与现代科学思维措施。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不停增强思维能力。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和新发展理念对唯物辩证法的发明性运用。(三)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1.认识与实践实践的本质、基本特性与基本形式。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与中介。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唯物主义反应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应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应论的区别。能动反应论的基本特点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互相关系。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原因和非理性原因。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和实践的详细的历史的统一。2.真理与价值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败。实践是检查真理的唯一原则。实践原则确实定性与不确定性。价值及其特性。价值评价及其特点和功能。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