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农贸市场可行性报告岔路农贸市场可行性报告更新日期:2009-12-2519:39:03索引号:530921-004706-20091225-0008发文日期:2009-03-26名称:岔路农贸市场可行性报告第一章总论商品市场是市场体系的基础,商品交换的场所。培育和建设商品市场是完善农村服务体系,促进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群众收入的重要渠道,对于促进商品交换,加快物资流转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当前供销合作社服务三农,加快建立现代流通网络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经XX县区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对原勐佑镇岔路村集贸市场进行搬迁重建,现提出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社会及自然经济概况XX县区勐佑镇岔路村位于XX县区西南部,距县城60公里,距镇政府20公里,西与XX市XX县区勐统镇接壤,海拨1600米,年平均气温20℃,森林覆盖率42%,属山区、半山区地形和气候。主要经济作物有茶叶、核桃、甘蔗、玉米等,全村共有农户474户,总人口1885人,是县城至本县营盘镇的必经通道。全村共有茶叶2733亩,核桃2860亩,甘蔗1500亩,耕地面积4900亩,牲畜存栏3800头,茶叶产量5.3万公斤,核桃产量3.5万公斤,二oo八年全村经济总收入611万元,粮食总产量70万公斤,人均纯收入2700元,有个体工商户25户,小型水库一座,蓄水量880立方米。2、项目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岔路村是县城至营盘镇的必经通道,所处地理较为特殊,南与本县营盘镇接壤,西与XX县区勐统镇毗邻;交通较为便利,人口相对集中,市场比较活跃,是勐佑镇主要农副产品集散地。目前,岔路村市场辐射高山、立果、习谦、白岩等六个村,市场交易覆盖人数达到28000人,平均街天交易人数可达3500人第1页共4页以上。但由于历史以来,群众赶街交易主要集中在凤城至营盘过境公路两边,长期形成以路为市,以地摆摊,占道经营,一方面是逢到街天脏乱拥挤,交通堵塞,严重威及着广大交易者和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另一方面由于街面狭窄,人流量大,常常造成打架斗殴,偷盗钱物等问题,极大地扰乱了市场秩序,制约了商品交易,当地群众怨声载道,内外客商望而生畏,直接影响了该地区的社会文明进步和经济发展。因而根据市人民政府的有关安排,为进一步加快我县农村市场建设,为农民群众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易环境,同时解除以路为市带来的交通安全隐患,在勐佑镇岔路村建设一个规模适当,结构合理,功能齐备,管理规范,融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为一体的商品集贸市场显得非常必要。第二章项目建设规划与建设规模1、建设地址及条件岔路村集贸市场选址在岔路社(原街场上移300米),该址地势相对平坦,征地条件较好,所处位臵水电路架设相对容易,可以满足市场建设需要。2、建设方案拟建市场规模7800平方米,市场容量4500人,其中:街面长390米,宽30米,面积4680平方米,场内固定门市建筑1600平方米,市场防雨防晒棚400平方米(钢架),场内结构为梯形,行市划分为:①农副产品市场,包括蔬菜市场、鲜肉市场、粮油市场、糖茶烟市场、水果市场;②日用工业品市场,包括综合批发门市部、零售营业部;③生产资料市场,包括化肥、农药、种子等;④家用机电市场;⑤牲畜及禽类交易市场;⑥停车场。具体技术要求由城建规划设计部负责,质量检测部门实施监督,力求达到布局合理,科学划行归市,功能齐备,管理规范,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基本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达到繁荣项目地区集贸市场,形成与全县及周边县乡商品交易市场流通网络。第三章项目建设投资及来源1、项目投资总额概算该项目投资概算为76.135万元。其中。㈠征地费用;征地第2页共4页11亩,每亩3万元,需33万元;㈡场地平整:场地推土平整需15万元;㈢街面地坪浇筑:混泥土浇筑面积2015平方米,每平方米90.00元,需投资181350.00元;㈣简易防晒防雨棚400平方米,共需资金40000.00元;㈤活动摊床100个,共需资金10000.00元;㈥水、电路架设,消防水池等配套设施需投资50000.00元。2、资金筹措方式该市场建设资金采取以地生财(街面固定门市建筑以有偿转让方式由个体户自建)和向其他相关部门申请等方式自筹46.135万元,银行贷款20万元,申请市级补助5万元,申请县财政补助5万元,合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