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必做题目1.1无线信道特性分析1.1.1试验目的1)理解无线信道多种衰落特性;2)掌握多种描述无线信道特性参数的物理意义;3)运用MATLAB中的仿真工具模拟无线信道的衰落特性。1.1.2试验内容1)基于simulink搭建一种QPSK发送链路,QPSK调制信号通过了瑞利衰落信道,观测信号通过衰落前后的星座图,观测信道特性。仿真参数信源比特速率为500kbps,多径相对时延为[04e-068e-061.2e-05]秒,相对平均功率为[0-3-6-9]dB,最大多普勒频移为200Hz。例如信道设置如下图所示:1.1.3试验作业1)根据信道参数,计算信道相干带宽和相干时间。fm=200;t=[04e-068e-061.2e-05];p=[10^010^-0.310^-0.610^-0.9];t2=t.^2;E1=sum(p.*t2)/sum(p);E2=sum(p.*t)/sum(p);rms=sqrt(E1-E2.^2);B=1/(2*pi*rms)T=1/fm2)设置较长的仿真时间(例如10秒),运行链路,在运行过程中,观测并分析瑞利信道输出的信道特性图(观测ImpulseResponse(IR)、FrequencyResponse(FR)、IRWaterfall、DopplerSpectrum、ScatteringFunction)。(配合截图来分析)ImpulseResponse(IR)从冲击响应可以看出,该信道有四条不一样步延的途径。多径信道产生随机衰落,信道冲击响应幅值随机起伏变化。可以看出,该信道的冲激响应是多路冲激响应函数的叠加,产生严重的码间干扰。FrequencyResponse(FR)频率响应特性图不再是平坦的,体现出了多径信道的频率选择性衰落。IRWaterfall频率展宽后,信号的冲激响应不再平坦,是由于多径信道中不一样信道的叠加影响DopplerSpectrum由于多普勒效应,接受信号的功率谱展宽扩展到fc-fm至fc+fm范围。3)观测并分析信号在通过瑞利衰落信道前后的星座图变化(截图并解释)。前原则的QPSK星座图,4个相位后信号通过多径信道后,相位和幅值均发生了随机变化,信号不再分布在四个点附近,可以看出信号质量很差。阐明多径信道对信号产生了巨大的干扰。PSK/QPSK通信链路搭建与误码性能分析1.2BPSK/QPSK通信链路搭建与误码性能分析1.2.1试验目的掌握基于simulink的BPSK、QPSK经典通信系统的链路实现,仿真BPSK/QPSK信号在AWGN信道、单径瑞利衰落信道下的误码性能。1.2.2试验作业1)基于simulink搭建BPSK/QPSK通信链路,通过AWGN信道,接受端相干解调,仿真并绘出BPSK和QPSK信号在为0~10dB时(间隔:1dB)误码性能曲线。仿真参数:a)仿真点数:106b)信源比特速率:1Mbps。Bpsk通信链路QPSK通信链路BPSKAWGN参数QPSKAWGN参数用bertool画出BPSK信号的误码率曲线(0~10dB)由此可见BPSK和QPSK的在同一Eb/No时误比特率基本同样,这与理论分析一致2)在1的基础上,信号先通过平坦(单径)瑞利衰落,再通过AWGN信道,假设接受端通过理想信道估计获得了信道衰落值(勾选衰落信道模块的“Complexpathgainport”)。仿真并绘出BPSK和QPSK信号在为0~40dB时(间隔:5dB)误码性能曲线。信道仿真参数:最大多普勒频移为100Hz。BPSK通信链路QPSK通信链路瑞利单径信道参数QPSKAWGN参数BPSKAWGN参数BPSK/QPSK0-40db误码率曲线BPSK和QPSK在同一Eb/No的误比特率基本一致,这和理论基本一致2、分组题目2.1SIMO系统性能仿真分析2.1.1试验目的1.掌握基于simulink的单发多收(SIMO)16QAM仿真通信链路;2.仿真SIMO16QAM信号在单径瑞利衰落信道下,不一样接受分集数、不一样合并方式下的误比特率性能。2.1.2试验内容1.掌握单发多收的原理,运用分集技术,搭建单发多收通信系统框图。2.运用MATLAB中simulink所包括的通信系统模块搭建基于多种分集技术类型的单发多收通信链路。3.比较分析不一样接受分集数、不一样合并方式下的误比特率性能。2.1.3试验原理移动信道的多径传播引起的瑞利衰落、时延扩展以及伴随接受机移动过程产生的多普勒频移使接受信号受到严重的衰落;阴影效应会使接受的信号过弱而导致信号的中断;信道存在噪声和干扰,也会使接受信号失真而导致误码。因此,在移动通信系统中需要采用某些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来改善接受信号的质量。其中,多天线分集接受技术就是一种非常重要且常见的措施。分集接受的基本思想就是把接受到的多种衰落独立的信号加以处理,合理地运用这些信号的能量来改善接受信号的质量。分集技术总体来说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