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瓜入狱记》的观后感10篇《傻瓜入狱记》是一部由伍迪·艾伦执导,伍迪·艾伦/珍妮特·玛戈林/马塞尔·希莱尔主演的一部喜剧/犯罪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傻瓜入狱记》观后感(一):不肯付出的瘪三,无法拯救世界“犯罪是很明确的付出,那是伟大的工作,时间过得很快,你自己做老板。你可以经常旅游遇见很多有趣的人。总的来说,这是一份好工作。”福吉尔最后说。他心甘情愿的选择了自己的社会角色,这个角色对他来说比任何事情都要简单多了,也其实比任何人都要适合。苏格拉底认为:犯罪,全因无知。这么看来,福吉尔只是小错罢了。人,不断做着选择,承认自己也欺骗自己。人,不断做出选择,而选择的背后正表明了:谁都是无能为力的。《傻瓜入狱记》观后感(二):段子合集式的伪纪录片《傻瓜入狱记》的英文名字是TaketheMoneyandRun,所以它也被翻译为《拿了钱就跑》。这样简单粗暴的名字也剧透了影片主人公所做的事情。这部影片算得上是伍迪艾伦真正意义上的导演处女作,用伪纪录片的方式展现了胆小怕事,有点无能却从事抢劫等犯罪活动的弗吉尔的一生。影片采访了他的父母、他的老师以及他的狱友等人,补充了我们对主人公的理解。伍迪艾伦不愧是原先写过幽默小品的,《傻瓜入狱记》可以说是伍迪艾伦段子的集合,从始至终都是一个笑点接着另一个笑点,形式上比较松散,没有一条真正的线索贯穿整部影片。在这部影片中,主人公的废话还不算多,只不过经常用笨拙的方法进行抢劫活动,而且,抢劫没有几次成功的。去宠物店抢劫,被一个大猩猩追。拿着一张字比较乱的纸条去抢劫银行,银行工作人员却对纸条上的字有不同的看法。领着一群人去抢劫银行,却碰到另一群人也在抢劫银行……唯一一次“成功的”抢劫就是本想去抢劫一个女人的钱包,却没想到收获了真爱。女主角是比较漂亮的,做一名洗衣女工确实有点让人惋惜。而整部影片里,女主角的存在感是比较低的,伍迪艾伦在这时还没有开始讨论两性关系,女主角和他除了吵上几嘴,也没有矛盾冲突发生。男主角在逃亡的路上,她一直跟随,还给他生了个孩子。男主角与监狱有不解的缘分,他多次被抓入监狱,最后的终点也应该是在监狱。本来,我看的时候,还以为这部影片会恶搞一下《肖申克的救赎》,后来就觉得太荒诞了。《肖申克的救赎》是1994上映的,而这部电影可是1969年上映的。他在监狱挺好,基本上没受什么虐待,还有一次阴错阳差地越狱成功了。几个人戴着脚铐一起逃跑的那次总让人感觉他们跑了很多地方。在伍迪艾伦的喜剧中,幽默的语言总是一大特色。就像影片快到最后时,采访的那个女士的言语:如果我不知道他是个罪犯的话,我还一直以为他是个白痴,他伪装地太成功了。伍迪艾伦如果在中国的话应该是个比较不错的段子手。《傻瓜入狱记》观后感(三):白喜剧大师伍迪艾伦的《傻瓜入狱记》是一部可以让你从头笑到尾的电影,在这部伪纪录片里,导演发挥了无以伦比的想象力给我们刻画“弗吉尔”这个胆小,无能的小偷和强盗的形象。影片仿照纪录片的方式,通过“采访”弗吉尔的父母,朋友,邻居和医生的,中间插入画面的方式,给我们回顾了这个滑稽人物的成长史,犯罪史。这个小人物所做的一切蠢事都是如此不可思议,甚至是让人怀疑这个人具有“天生犯罪人性格”本片引发我的个人思考的是:社会如何接纳犯罪人,犯罪人(准确的说是拥有犯罪前科的人)如何融入社会的这一问题。弗吉尔的搞笑行为并不仅仅是个人性格使然,更重要的是整个社会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他是一个喜欢独立存在的人,他行为乖戾,但同时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在打劫路易丝的钱包的时候,他就爱上了这个漂亮的洗衣女工。两个人彼此相爱,所有观众都希望他们可以从此过上普通人的幸福生活,但是不幸的是,弗吉尔无一技之长,为了生活,他不得不去犯罪。而此时,社会也没有给他一个追求幸福生活的机会。就像《肖申克的救赎》一片中,出狱后的阿瑞面对社会的巨大变化,他无法适应,近乎想重新返回监狱,回到过去的那种生活。弗吉尔的遭遇其实也是如此,他是一个个性怯懦,在恐惧和暴力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任何一个大孩子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