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学习资料中共新密市委组织部四月目录1.党的十九大汇报(有关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的内容)2.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发言精神3.习近平同志参与山东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发言精神4.习近平同志有关乡村振兴和社会治理系列发言5.新密市有关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行意见(摘要)6.乡村振兴途径及案例解析党的十九大汇报(有关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的内容)实行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主线性问题,必须一直把处理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规定,建立健全城镇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紧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期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增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加强防止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对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紧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打击和惩办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加强小区治理体系建设,推进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整、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发言精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分析“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实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政策,布署和此后一种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习近平在会上刊登重要发言,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三农”事业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深刻论述实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问题,对贯彻贯彻提出明确规定。会议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关键的党中央坚持把处理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贯彻新发展理念,勇于推进“三农”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农业农村发展获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提供了有力支撑。农业供应侧构造性改革获得新进展,粮食生产能力跨上新台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农村改革获得新突破,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获得重大进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玉米、大豆、棉花等重要农产品收储制度改革获得实质性成效。城镇发展一体化迈出新步伐,农民收入增速连年快于城镇居民,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和养老制度开始并轨,8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到达新水平,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迅速发展,农村水、电、路、气、房和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速,农村人居环境整改全面展开。脱贫攻坚开创新局面,精确扶贫精确脱贫方略落地生效,66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脱贫攻坚获得决定性进展。农村社会焕发新气象,农村党群干群关系愈加融洽,社会保持友好稳定,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得到深入扎实。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三农”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