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检验局全年工作思路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巩固经济回升势头、调结构促转型的关键之年。年工作要以十七大精神、十七届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围绕质检总局“大质量、大质检”的“两大”思路,认真贯彻局“大质量”的主人翁意识、质量、凝合、服务三个基本要求的工作部署,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务求实效,坚持一个核心,即“质量是基础,安全是底线”;提升两大能力,即企业质量竞争力,自身检验监管能力;落实三项任务,即有效监管、用心服务、夯实基础,进一步提高检验监管的有效性和帮扶工作的实效性,进一步夯实事业发展的基础,推动检验检疫事业和地方外贸经济的新发展。一、有效监管,进一步提高检验监管针对性,坚守质量安全底线。1.抓牢监管重点,进一步向“安、卫、环”倾斜。管好辖区出口食品、家电产品等涉及人身健康、安全和环境卫生的产品,抓好抽封样、实验室检测等关键环节,确保把关的准确性、科学性,把有限的人力物力集中到高风险的企业、产品和项目监管上,把质量安全风险降到最低。2.深化模式改革,推进监管方式由“检”向“监”转变。一是巩固出口工业产品分类管理工作。以企业分类为经线,以产品分级为纬线,在企业分类上向“抓二头、促中间”目标转变,发挥一类企业的标杆和示范作用;加大对新企业、新产品、型式试验整改批、严密监管企业的监管;合理对中间企业进行抽样,降低型式试验不合格率,做到突出重点,兼顾全面。在产品分级上,降低出口风险,开展特色专题核查,选取涉及安全、卫生、环保等重点敏感商品、通报、退货及质量投诉多的代表性产品,进行专题核查、后续管理、广泛宣传,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二是进一步推进“三管理”模式。在出口工业品100%实施基础上,探索对出口食品接触塑料制品、木制品等其他产品的“三管理”;将重心从企业的准入管理转到日常和后续监管,第1页共5页加强质保能力核查、产品核查和诚信稽查等;做好验证监管和严密监管企业的持续动态调整,重点关注下厂问题发现率、严密自检率、分类管理转换三项指标,充分体现“诚信守法享便利,违法失信受惩戒”目标。三是完善出口农产品可追溯监管系统,推进出口食品农产品风险管理。建立出口产品风险评定模型,根据原料来源状况、检测状况、加工状况评定产品风险高低,进而确定抽样监控频率、监控项目。根据实际需求推广出口食品农产品基地“区域化管理”,争取所有出口食品农产品企业纳入系统;从易用性、适用性角度进一步完善系统,提高输入界面友好性、数据查找便捷性。四是加大对出境木包装的检疫和监管。做好疫情监测和入境木包装检疫,要求出境木包装企业加强批次和台帐管理;出境木包装使用企业建立使用台帐,并提供规范的出境木包装使用声明。做好辖区内实蝇监测、红火蚁调查、松林害虫调查以及外来杂草调查工作,保障辖区环境卫生安全。3.强练内功,提高自身的业务管理能力。通过实验室学习、内部交流、案例研讨、传帮带等内外结合的方式加强一线检验监管人员监管理念、监管知识的培训,提高一线人员监管能力和执行力;加大内部协调能力,优化检验检疫工作流程;完善退货调查、稽查、巡查等工作制度,明确重点、规范程序;积极探索和完善对检验监管、单证、实验室检测、委托业务的工作质量稽查,提升业务工作质量。4.落实责任,强化企业主体自我把关。一是引导企业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促进企业自觉做到诚信自律、守法生产,在“三管理”模式、诚信体系、分类管理工作中,进一步彰显“诚信便利、失信惩戒”原则,将诚信守法稽查常态化,提高企业违法成本,切实增强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意识和法制观念。二是强化对报检员日常管理,完善《调整审单重点的有关工作要求(试行)》后续管理规定,严格执行报检员差错扣分制度。三是继续做深企业人员培训,根据企业人员能力、实际需第2页共5页求等组织管理、技术、政策等全面的培训,提升企业自我把关水平。四是树立标竿企业。培育、评选一批守法诚信、管理先进、以质取胜的出口行业示范企业,开展典型宣传,并给予优惠政策,通过教育和示范作用,带动辖区企业关注质量和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