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47页绪论理解水文地质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了解水文地质学的研究意义。1.水文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水文地质学(hydrogeology)是研究地下水的专门学科。它是在地质科学(如地层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等)的基础上,和其它一系列基础自然科学(如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以及水文科学相互结合,相互渗透,逐渐发展成为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地下水是存在于地下岩石中的水分。其存在形式多种多样,狭义上的地下水是地下1000m范围内岩土空隙中的水,是本课程的主要研究对象。水文地质学主要研究地下水的来源、分布规律、埋藏条件、物理性质、化学成分、运动规律、动态特征、勘察方法以及不同条件下的合理利用与保护、防治地下水的危害等方面。2.水文地质学的研究意义地下水对人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表现在两个方面:1.有利方面(1)供水水源水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水资源包括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地下水以其水质好、分布广泛、变化稳定、以及便于利用而得到广泛应用。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往往是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生活及工农业供水水源。①生活用水——城市生活用水要求水质好(必须符合饮用水水质标准)、水量稳定。地下水普遍能满足这些要求,所以常作为生活供水水源开发。全世界用于生活水量占总用水量的5%。②工业用水——工业生产过程中或制造的产品需要用到大量的水。占总水量的20%。③农业用水——农业灌溉用水量十分巨大,据统计,全世界总用水量的第2页共47页第1页共4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47页75%。(2)矿物原料:地下水本身是游泳的矿物原料,尤其含化学成分高的地下水。可从中提取多种有用的化合物和元素,如自贡地下卤水,含盐量70g/l,含有井盐(NaCl)、钾盐、芒硝、溴、碘、钡等成分。开采历史悠久。(3)医疗用水:地下水中含某些特殊成分如放射性元素、特殊气体且具有较高温度时,常具有医疗意义。温泉多数具有医疗功效。(4)地热:地下水热水可发电、取暖。水常常是开发利用地热资源的载体。(5)水化学找矿:利用地下水中化学组分的异常特性帮助寻找矿藏,如硫化矿藏、放射性矿藏、石油等。2.不利方面(1)对采矿活动的影响:矿床充水(2)农业上的盐渍化与沼泽化:地下水埋藏浅(3)对各类建设工程的影响:(4)环境恶化:地下水污染、开采、排放地下水造成的环境问题等(5)地方病:天然条件下地下水中的化学元素的富集或缺乏形成的具有地域分布的疾病3.水文地质学的发展我国水文地质学作为地质科学中的一门独立学科,实际上创立于新中国建立之后的50年代。传统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在早期50~60年代,主要从前苏联引进。70年代以来,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日益频繁,促使我国水文地质学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许多新理论、新技术的输入,导致传统水文地质学逐渐演化,进入到现代水文地质学的新时期。“水文地质学”这一术语,虽然早在19世纪初,就在欧洲被正式提出来;但真正成为地质科学中一门比较完整、系统的独立学科,只是20世纪30~40年代的事。特别是二次大战结束以后,随着地质科学的迅速发展,西方许多国家(包括前苏联)对地下水的研究,开始在地质科学的基础上(如地层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等),和其它一系列基础自然科学(如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以及水文科学相互结合,相互渗透,逐渐发展成为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边缘学科。水文地质学从研究地下水的自然现象、形成过程和基本规律,发展到对地下水的定性、定量评价;它的基本理论,勘察方法和应用方向,也逐步形成。从70年代以来,水文地质学又从地下水系统的研究,进一步扩大为研究地下水与人类圈内由资源、环境、生态、技术、经济、社会组成的大系统。因此水文地质学的研究目标,开始转第3页共47页第2页共4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47页入到研究整个水系统与自然环境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相互关系的新时期。我国对地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