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教育工作大会上的讲话同志们:继2012年之后,县委、县政府再次决定召开今天这样一次高规格、大规模的教育工作会议,一来是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州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十二五”期间教育工作。二来是科学谋划、全盘谋划、长远谋划祁连教育事业,把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根本任务和重大举措搞透彻、弄明白、抓好落实。同时,更是县委、政府把教育事业作为第一民生来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体现。稍后,韩书记还要做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一、如何评价五年来祁连教育的发展与成长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家庭的希望所在。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大力支持教育,教育主管部门务实创新、科学管理,广大教育工作者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莘莘学子志存高远、勤勉上进,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升,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师资队伍不断壮大。这些成绩来之不易,它倾注着全县各级各部门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支持,饱含着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帮助,更凝聚着教育战线全体教职员工的智慧和心血。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多年来奋战在教育一线的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向关心、支持、投身教育事业发展的各界人士和广大干部群众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一)主体责任落实有力,育人环境日益优化。过去五年,县、乡两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教育发展,形成了党政重教、部门支教、社会助教的浓厚氛围。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和发展教育事业的办法、制度,特别是《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决定》和《关于加快学前教育发展提高保教质量实施意见》的出台,为“十二五”期间祁连教育发展绘制了蓝图。教育投入持续增长,教育支出总额达到7.3亿元,是“十一五”的4.3倍。教育部门积极向上争取资金1.8亿元,有力推进了中小学布局调整、公办幼儿园、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校安工程改造、薄改项目建设。同时,为全县中小学配备了价值1156万元的教学设备、仪器,实现了宽带网络校校通,为教育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基础。五年来,累计发放三江源奖补金、生源地助学贷款、学前一年教育经费1668万元,惠及学生4503人;先后设立了“亿达”、“玉林”、“新龙•吴岳”等奖助学基金,共计发放资助金386.4万元,惠及学生2199人,有力的保障了贫困学生的就学问题。(二)发展理念不断创新,教育改革有序推进。课题研究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十二五”期间,全县共有2项省级课题立项,21项州级研究课题结题,27项县级研究课题结题,课题研究的规格和层次不断有新的突破。全面开展学校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实施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检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新督导评估机制,积极尝试第三方评价,邀请上海创高教育管理发展中心对中小学开展了教育管理改进与特色发展督导评估,并实行幼儿园等级评定。创新办学模式,江苏景枫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及南京东方实华置业公司捐资1650万元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祁连民族班,三年来,累计选派121名学生接受高中教育。同时,积极输送学生到山东滨州市一中、重庆文理学院附属中学接受高中教育。另外,社会各界对教育系统捐资捐物总价值超过4800万元。(三)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师资素质明显提高。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后管理的意见》2011年至2014年共招聘编制外幼儿教师151名,临聘后勤人员72人。“十二五”期间选派校长、教师共计1526人次参加了学校管理、教学技能等各级各类培训,有效提升了教师业务能力和素养。制定了《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分配指导意见》、《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度实施方案》等制度措施,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整体水平,增强教育发展的后劲。制定了《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度实施方案》,每年对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校长、副校长、专职副书记进行职级评定;制定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长教师区域交流试行办法》,近三年先后有38名城镇教师到农村支教任教,为逐步缩小城乡教师队伍差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