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春浙教版品生一上《我们一起做》word教案1《我们一起做》使用范围:浙教版学校《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第一课时作者:徐静作者单位:杭州市卖鱼桥学校撰稿时间:2024年7月教材分析:《我们一起做》是浙教版《品德与生活》第一册第二单元“我的新生活”中的第二个话题。本单元是针对儿童入学后的适应问题而设计的,试图解决一年级同学入学之初在集体适应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麻烦,侧重对同学进行积极愉快、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主题教育,从而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喜爱和同学老师交往,兴奋地学,愉快地玩”,“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同意想办法解决”,“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等目标。《我们一起做》旨在让孩子了解在班级环境中大家一起做要遵守的规则,并培育儿童初步的规则意识和合作技能,体验一起做的欢乐。这个时候的孩子刚刚步入学校一个月左右,对学校生活刚刚适应并逐渐熟悉起来,在开始的环境适应完成、对学校的新奇感逐渐淡化之后,随之而来的是班级认同、集体生活适应等,集体的生活多姿多彩,充满无限乐趣,同学正非常急切地想与同学、老师建立友谊。可是由于年龄特点,特别是本班独生子女居多,儿童没有正确的方法与人合作,也没有强烈的意识要与人合作,因此在教学中让同学学会合作,体验合作的欢乐对学校生适应教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课时目标:1.通过游戏体验,初步培育孩子的合作意愿,培育乐意合作的情感2.初步感受合作的愉快和重要性,认识合作的意义。3.有初步的规则意识,领悟只有互信任任,互相谦让,互相配合,互相分工才能合作好。教学重难点:1.知道合作的好处。2.有初步的规则意识。教学准备:1.了解同学在进校以来,进行的各类集体活动。2.搜集同学在集体活动中的照片。教学过程:一、游戏体验,合作最重要1.谈话:师:小朋友们,你们喜爱猴子吗?为什么喜爱猴子?2.播放录象(放录像猴山上很多猴子在玩耍,同学非常感兴趣)[PPT1]师:好。现在,老师就带大家走进猴子的乐园师:多么可爱的猴子啊。西游记里把他们居住的地方叫花果山,今日我们要把花果山搬到我们教室来。3.引出“花果山”(1)老师出示一座用塑料泡沫做的山放在讲台上,出示自己捏好的一只猴子,放在假山上。(2)师:瞧,这只小猴子多有意思呀!老师想在最短的时间里建一个橡皮泥猴子乐园,一只可不够,你们同意为我们教室的猴山出力吗?那就马上拿出橡皮泥也和老师一样,抓紧动手吧!不过时间只有3分钟,大家可要加油哟!注:(老师根据自己班同学的动手实践能力,决定是否示范捏一个猴子,猴子只要有最基本的部分:头、身体、四肢、尾巴就可以)(一)一捏猴子。1.同学各自捏橡皮泥。背景音乐《白龙马》[PPT2](3分钟过去了,很多同学应该还没捏好几个。)2.师:(皱着眉头很着急的样子)同学们,照你们这个速度,看来花果山是建不成了。那可怎么办呢?(同学一定会让老师再多给我们一点时间。)3.老师趁机问同学怎样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它完成呢?4.小蚂蚁也跟我们一样,遇到了难题。让我们来看看。[PPT3](二)二捏猴子:1.师:那么就让我们四人小组同学合作捏吧:一个同学捏身体,一个同学捏尾巴……分工合作。老师就再多给你们三分钟,大家一起努力。2.同学用合作的方法再次捏猴子[PPT4]背景音乐《白龙马》。3.老师指导同学分工合作捏猴子。(有条件的话,用数码相机把同学合作时的片段及时拍摄下来。)4.活动感受:(1)展示完成的作品,引导孩子比较两个三分钟的不同,感受合作的意义。师:小朋友们的手真巧!(端起猴山模型)这就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老师有个疑问:同样是三分钟,为什么第二个三分钟我们捏好了这么多的猴子。(三)揭题:[PPT5]看来合作的作用可真大啊。小朋友们,不仅在刚才的游戏中,其实在我们平常的学习生活中,也有很多事情必须一起做,或者可以一起做,当一个人碰到了困难,和大家齐心协力完成,更能获得成功。二、联系生活,合作在身边1.那么,哪些事情我们可以一起来合作呢?老师就在校园里有这样一些小小的发觉,让我们来看看。[PPT6]2.那么,你还在学校和你的小伙伴一起做过哪些事?[PPT7]必须一起做:大扫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