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4年青岛版科学四上《植物的叶(第二课时)》word教案一、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使同学知道植物的叶中含有叶绿素。2.指导同学了解叶的光合作用,以及光合作用对人与动物的意义。二、教学准备:1.投影片或挂图:叶的内部构造;叶的光合作用。2.实验器材:烧杯、小烧瓶、小木块、石棉网、三脚架、棉花、酒精(浓度为70%一75%)、绿叶、火柴等。三、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植物的叶具有蒸腾作用,这节课我们再来了解叶的其它作用。师板书:植物的叶(二)(二)学习新课1.了解赫尔蒙实验①提问:一个人从小长大需要吃很多东西,那么,一棵种子从发芽到长成一棵高大的植物也需要养料吗?它需要的养料又是从哪里来的呢?②讨论、汇报:③讲述:大多数同学认为植物主要的养料是从土壤里来的。人们在很长的时间里也曾经是这样认识的。这种认识对吗?为了弄清这个问题,在300年前,比利时的科学家赫尔蒙曾做了一个闻名的实验,我们称为“赫尔蒙实验”。④阅读并思考:赫尔蒙想通过实验证实什么?实验中,他为什么要把柳树种在桶里?为什么只浇雨水?实验结果怎样?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三种结论你认为哪个是正确的?⑤汇报。⑥小结:赫尔蒙实验告诉我们,植物长身体所需要的养料绝大部分不是从土壤里得到的。那么,这些养料又是从哪里来的呢?科学家经过多年的讨论,发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绝大部分是绿叶制造的。2.指导同学了解绿叶的光合作用(1)认识叶片中含有叶绿素。①出示投影片叶挂图:叶的内部构造。②讲述:为什么植物的叶大多是绿色的呢?假如我们用显微镜观察叶的内部构造,就会发觉叶中有很多的绿色颗粒,这种颗粒叫叶绿体,吁绿体可以产生叶绿素,所以叶一般是绿色的。③分组实验:将绿叶放在酒精中煮。观察:绿叶和酒精的颜色有什么变化?思考:实验说明了什么?④汇报。⑤讲述:植物的绿叶都含有叶绿体,叶绿体可以产生叶绿素,叶失去了叶绿素就不再是绿色的了。(2)了解叶的光合作用。①讲述:叶绿体是植物制造养料的场所。那么它是怎样制造养料呢?②出示挂图或投影片(或看教材中的插图)。③讲述:绿叶中的每一个叶绿体就是一个小小的“食品”加工厂,在阳光的照射下,叶绿体把根汲取来的水分和由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所需要的养料供植物生长.同时放出氧气。叶的这种作用就叫做叶的光合作用。师板书:叶的光合作用3.认识(三)光合作用的意义(1)植物的光合作用除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外。还有什么作用呢?让我们来思考几个问题。①人与动物都吃些什么?②人与动物都要呼吸,吸进什么气?呼出什么气?③人和动物需要的食物是从哪里来的?人呼吸要的氧气又是从哪里来的?假如没有绿色植物,人和动物会怎样?(2)小结:世界上只有绿色附送:2024-2024年青岛版科学四上《植物的叶》备课设计表2024-2024年青岛版科学四上《植物的叶》备课设计表课题第五课植物的叶教学时数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功特征。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叶也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过程与方法:统计捡到的树叶的数量和树叶的种数;根据一定的推断依据,划分出同一种树叶和不同种的树叶。情感、态度、价值观:进展讨论树叶的兴趣,培育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和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开展观察叶生命现象的活动,建构起叶也是有生命的科学概念难点是否是同一种树叶的推断教学准备同学自备材料:捡一些落叶。分组材料:同一种植物的新奇叶和落叶。老师准备:一条有大小不同叶片生长的树枝。教学步骤学习活动备注一、统计收集到的树叶二、观察比较树叶课前大家分别从不同的地方收集到了各种树叶,说说你是怎么收集树叶的。是呀,树木是我们的朋友,他们是有生命的,所以我们不能随意摘树叶。现在把树叶放在桌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统计:我捡了几片落叶?这里面有几种树叶?1、质疑:我们小组共有几种树叶?这些叶子是同一种叶吗?2、讨论: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是同一种叶?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不是同一种叶?同一种叶的主要特征有哪些呢?3、比较:同时观察所有完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