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质量管理制度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制度1、社区卫生服务站在站长的领导下,完成社区站日常工作。2、运用适宜的中西药及技术承担社区居民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防治工作。3、落实XX市政府对社区居民的各项承诺,承担重症患者院外急救与转诊任务,对疑难病症患者及时会诊、转诊,建立医疗差错、事故登记制度。4、对老年人、行动不便的慢性病人提供出诊及家庭病床等上门服务。针对老年人、家庭病床的病人开展社区护理工作。5、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活动,举办讲座、发放健康教育处方。6、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及妇幼保健工作。7、为辖区内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对健康档案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的计算机管理,对慢性非传染病实行分类管理。8、开展残疾人康复训练及指导。9、每年在辖区内进行社区普查,修订社区诊断,根据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制定干预计划并组织实施。双向转诊制度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至少与一所大型医院建立双向转诊关系,签定协议,制定实施方案和服务流程,设专人负责,确保转诊渠道畅通。2、培训社区医生,掌握双向转诊的病种范围、适应症、转诊流程和保障措施,熟悉转诊医院的基本情况、专家特长、常用检查项目及价格。3、社区医生对符合转诊条件的病人,认真填写转诊单,与上级医院接诊部门取得联系,优先接待转诊病人,确保病人得到及时治疗。4、主动加强与上级医院的沟通,及时掌握上转病人的诊断治疗情况,做好转诊病人的追踪服务工作。5、对转回社区的诊断明确、病情稳定或康复期病人,应及时提供连续性的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院内感染管理人员职责1、负责本站各类人员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与技能的培训。2、负责医院感受染的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3、已被确定发生医院感染流行,暴发时,及时逐级上报并及时进行调查分析,针对感染源,感染途径和感染人群采取控制措施并监督措施的实施。4、监督检查本站消毒,灭菌效果并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定期分析监测结果。5、拟定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的规章制度并组织检查,督促相关科室认真落实,及时掌握本院耐药菌的动态,发现特殊感染菌株及时向辖区卫生行政部门报告。6、对购入的消毒药械,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的资质进行审核,对其储存,使用和用后处理进行监督。7、结合本站感染管理工作的实际,开展医院感染监控的专题研究。8、及时向主管领导报告医院感染的动态,定期通报情况。慢性病管理工作制度1、设专(兼)职人员管理慢性病工作,建立社区慢性病防治网络,制定工作计划。2、对社区高危人群和重点慢性病定期筛查,掌握慢性病的患病情况,建立信息档案库。3、对人群重点慢性病分类监测、登记、建档、定期抽样调查,了解慢性病发生发展趋势。4、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健康咨询及危险因到素干预活动,举办慢性病防治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5、对本社区已确诊的五种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肿瘤)患者进行控制管理,跟踪随访,详细记录。6、建立相对稳定的医患关系和责任,以保证对慢性病患者的连续性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职责1、负责组织实施社区站的“防、治、保、康、计、健”六位一体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及本站行政管理工作。2、制订社区站有关业务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时总结汇报。3、了解掌握社区站业务工作开展情况,负责督促,检查各种制度与规范的执行情况,采取措施提高医疗质量,严防差错事故。4、负责组织站内医务人员学习医疗卫生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常规,规范执业行为。5、对辖区内人员资料做到心中有数,了解社区的基本情况进行社区诊断,找出健康问题,确定健康人群,高危人群,患病人群,分类管理。6、根据辖区人群特征制定不同人群的系统健康教育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对重点人群进行社区干预,改变不良的生活行为。7、按照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考核标准,组织安排站内工作,定期对站内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检查,经常听取辖区内群众与患者意见建议,不断改进服务工作。8、做好站内各项资料的统计报表工作及年度总结工作。9、完成交办的其他工作。健康档案管理制度1、健康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