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城市管理工作计划与2024年城建局年度总结范文汇编2024年城市管理工作计划XX年,要以全新的思路谋划城市管理工作,积极学习贯彻区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坚持一手抓法律规范管理、一手抓整治提升,把城市管理工作推向更高的层次。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化贯彻落实科学进展观,根据市委、市政府构筑生态宜居高地,奋战300天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的部署,以创建“国家级卫生区”为目标,着力两个创新,着眼四个拓展,狠下六个功夫。牢固确立“科学、精细、长效”管理理念,探究完善人性化管理,着力建设责任城管、数字城管、品质城管、和谐城管,努力实现城管工作有新突破、新进展、新绩效,让市民在城市管理中得到新实惠。二、总体目标创建国家级卫生区、卫生镇、市级卫生村,坚持突出重点、整管并举、注重长效,确保城区洁化、绿化、亮化、序化,在市综合考核中实现“保三争一”的目标。三、工作任务(一)着力“两个创新”,努力实现城管工作有新突破一是创新体制。树立“大城管”理念,进行资源整合,区组建集数字化城管、监督考核、应急指挥、信息化建设、信息公开、远程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指挥中心,建立起以微波通信、卫星通信、信息网络通信为支撑的综合指挥平台,根据平战结合的原则,利用网络监控设备和城市管理信息员队伍,对城区实施“万米网格”化“无缝隙”精第1页共17页细、长效管理;根据“一案三制”的要求,做好公共安全应急指挥体制、机制、法制和预案建设,组织培训好各类应急队伍;实施上下联动,横向互动,全覆盖的网络远程教育;遇有紧急突发性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根据事件的类型,危害的程度、等级,启动相同级别的应急响应,保证区领导了解全面真实的情况,实施不间断的指挥。二是创新考核。根据“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围绕“高水平、高素养、高效能”的目标,建立考核组织,组建考核队伍,健全考核机制,完善考核制度,将创建“国家级卫生区”测评体系各项指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城市管理工作中,根据“管理数字化、绩效考核化、讲评常常化”的思路,制定常规考核办法、专业考核办法与实施细则。实行“四加一”考核法,(即:社会考核、常规考核、专业考核、综合考核,和每月一次讲评会),加大考核力度,强化动态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二)着眼“四个拓展”,努力实现城管工作有新进展一是拓展城区保洁范围。实现三个延伸,即:从主干道路和窗口地区向背街里巷道路及无物业管理的旧楼区延伸;从法律规范化城区向“城中村”、“村中城”延伸;从环内城区向环外延伸,推动环卫清扫保洁全覆盖,促进城乡“一体化”。提升管理等级,在XX年检查考核基础上,增加道路分类管理考核数量,完善道路分类保洁考核评分标准,进一步细化量化保洁要求,主干道路、次支道路、里巷道路要分别保持20小时、16小时、12小时以上清扫保洁作业。要提高保洁水平,主干道路要从清扫向清洗迈进,提升清洁度,确保道路平均清洁度90%以上;要从传统的人工清扫向机械化清扫迈进,提升机扫作业率,确保40%以上;推动城市保洁从地面对临街立面和水面拓展,使所有新增道路和改善后的背街里巷、整治后的河道全部纳入保洁范围。二是向数字城管拓展。年初完成数字化城管平台建设和数字化城管队伍的组建与培训,抓紧编制数字化城管事件、部件的信息数据库,第2页共17页完成日常信息化管理。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完成一期建设,把环内中心城区、天穆镇、北仓镇、新村街、集贤街实施道路分类保洁的区域纳入数字城管范围,使数字城管覆盖范围达到30平方公里。同时加快二期建设,把环内64平方公里区域全部纳入数字化城管范围。初步构建数字市政、数字环卫、数字执法三大综合平台。建立“备货制”,进一步提升问题解决率,努力实现新跨越。三是进一步拓展河道管理。根据“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的要求,完善区河道管理、保护机构制度和建设,实施河道长效管理,初步建立统一管理、部门协同、公众参加的长效管理机制,通过严控污染源,改善水循环,修复水生态,逐步实现河道“流畅、水清、岸绿、景美、宜居、繁荣”的目标。四是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