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科普知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预警级别是依据突发公共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来划分,一般为2级:Ⅰ级(特别严重)、Ⅱ级(严重)、Ⅲ级(较重)和Ⅳ级(一般),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C)表示。A.绿色B.紫色C.蓝色D.黄绿色3.高层楼发生火灾后,不能(A)。A乘电梯下楼B.用毛巾堵住口鼻C.从楼梯跑下楼4.公共聚集场所发生突发事件被踩倒不能站立时,应采取(B)姿势。A.平爬地上B.身体蜷缩成球状,双手抱头C.仰面朝上5.为保证安全,到一个陌生的场所,首先应该(B)A走向人少的地方B.观察安全出口的位置C.做深呼吸,以防缺氧6.如果在公众聚集场所发生事故,人群混乱相互拥挤、踩踏,为防止儿童受伤,应该(C)。A.让儿童站在地上B.将儿童护在身下C.将儿童举起7.工作场所发生火灾时,应(B)。A.尽快乘搭电梯离开B.按防火通道标志离开C.各显其能,凭自己的本领逃离8.在大量易燃易爆气体泄漏的场所,一般情况下,下面(A)种动作容易引起静电。A.快速奔跑B.大声呼救C.俯身慢走9.旅馆寄存室可以寄存下列(C)物品。A.汽油B.枪支C.首饰10.大型活动现场发生突发事件,需要紧急疏散时(A)。A.按顺序迅速撤离现场B.争先恐后逃跑C.围观看热闹。11.随着20xx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的临近,安全奥运是实现”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的有效保障。安全奥运的含义是(B)。A.奥运场馆安全B.奥运建设及运营过程的整体安全C.奥运食品安全二.判断题1.在用电梯的定期检验周期为两年。(×,一年。)2.大型活动和会议场所要有足够的安全通道,并保证畅通,便于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