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安全管理职业卫生》之放射卫生监测评价的案例分析 VIP免费

《安全管理职业卫生》之放射卫生监测评价的案例分析 _第1页
1/2
《安全管理职业卫生》之放射卫生监测评价的案例分析 _第2页
2/2
放射卫生监测评价的案例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简称《职业病防治法》)颁布以来,越来越多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深入广泛地开展了职业病危害评价和监测工作。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可以分为两种:医疗性职业卫生服务和非医疗性职业卫生服务,后者是由依法设立并取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专门机构,依据技术标准和法规,对职业病危害进行预评价以及对控制效果检测和评价的一系列活动;是借助专业知识和相关技术来指导涉及到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用人单位进行职业病危害的防治,从而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提高劳动者的健康素质。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安全小康”宏观战略目标的必要手段,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1原则放射性防护工作是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的重点之一,电离辐射因其非直观性和危害效应的潜伏性而愈发引起职业病防治机构乃至公众的重视,其危害评价和防治工作也更显复杂。目前,核辐射技术已在工农业、医疗、能源等领域广泛应用,针对建设项目可能伴随的辐射危害因素及其对工作场所职业人员健康的影响作出评价,可确定危害类别和程度,完善放射防护措施;在竣工验收前,再通过辐射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确认放射防护措施的有效性,保证工作人员和公众成员的健康。由此可见,通过前期预防,就应当使其辐射水平符合目前国际上对辐射照射所遵循的ALARA(aslowasreasonablyachievable)原则。2案例分析作为从事监测评价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在遵照现行国家标准限值要求的基础上,还应注重对用人单位提出改进工艺、技术手段的建议乃至进行指导,进一步推行ALARA的原则,从而最大程度的降低辐射引发的随机性效应发生概率。《职业病防治法》中第七条和第二十一条分别表述了优先采取先进技术、工艺,实施技术改造,有效防治职业病危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将结合放射卫生监测评价工作,举述3个案例对此进行阐述。案例1:某石化企业聚丙烯车间于1992年引进意大利进口设备,在几个不同高度的蒸馏塔的不同位置上布置了10余台料位计,采用的是Cs2137源,源活度为714×107Bq(2mCi)~317×109Bq(100mCi),以监测蒸馏塔内化工原料的位置。我们依据职业卫生标准对其进行放射防护监测和卫生学评价,指出了防护的薄弱环节:(1)部分贮源容器和对侧探测器表面辐射泄漏水平偏高(空气比释动能率>10μGy/h),而相邻位置的压力、温度仪表和阀门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的观察和检修。不能排除某些非放射工作人员因靠近辐射源而受到超出公众剂量限值照射的可能性,因此,应限制他们接近料位计;对于负责料位计检修和调试的放射工作人员,工作时最好使用个人剂量计。(2)因源容器长期裸露,其放射源标识易丢失或因腐蚀而信息模糊。对个别源闸门耐力测试结果表明,限速装置开关已滞涩,不符合相关的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针对上述情况,并根据厂方提供的设备档案和技术资料,提出了相应的整改建议:建议对部分设备增加适当的屏蔽防护,降低周围辐射水平,减少不必要的照射;加强对涉源工作人员的健康监护、辐射安全教育和管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安全管理职业卫生》之放射卫生监测评价的案例分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